第(2/3)页 制造业脱实向虚这种是周期轮回,谁也无法改变的。 值得一提的是,《周刊文春》上次挨了重拳之后,这次果然对警视厅的问题重拳出击了。 《“纸装甲”真相:杀害殉职警察的“每件三万元”警视厅腐败网络!》 “文春深度追踪: 腐败链条:“大和防具”社长豪宅书房的秘密账本显示,每件劣质防弹衣(成本¥18,000)可产生¥40,000回扣!累计行贿额超30亿円! 警视厅监管笑话之查查包:本文春秘密调查警视厅仓库保管员证言:检查只看包装箱封条是否完好。 致命成本:合规防弹衣需¥85,000/件,劣质品仅¥58,000中标——差价即是警察生命的价钱!日本警察的一条命怎么就这么贱啊?!” “这国怎,我深思,定体问,需反思!” 周刊文春认为出了这么大事,警视厅必须高层总辞才能交代! 《产经新闻》的头版头条则是: 《被质疑的“安全神话”:防弹衣丑闻暴露的警用装备管理死角!》 “防弹性能的欺诈象征着“日本式质量管理”的崩溃。在汽车和电器领域领先世界的检测技术,在警察装备领域却保留着昭和时代的目视检查。这一‘和平的盲点’牺牲了最前线的警官!” 产经新闻的评论相对比较温和一些,因为这个报刊相对比较“右”。 而日本国内五大电视台似乎是受到了控制,暂时都只是报道,还没有具体深度分析,似乎是等待着警视厅和地检的调查结果,毕竟还没定罪还没起诉。 但全球媒体就不管这么多了。 BBC头条分析:《‘纸装甲’丑闻:日本警察如何遭遇内部背叛!》 “东京警视总监含泪的新闻发布会——他的部下穿着同款致命背心——概括了这场国家创伤:“我们相信系统会保护我们,但系统却将我们的生命出售牟利。” “这一丑闻暴露了低犯罪率国家面临的一个潜在风险:当装甲在实战中很少受到检验时,腐败可能将其变成死亡陷阱。国际刑警组织警告所有成员国立即对库存进行全面审计!” 《纽约时报》深度专栏:《日本的安全幻觉:当防弹衣不能防弹时》 “在一个“自动售货机被踢太重就会投降”的国家,警察相信他们的装甲会通过行政命令生效。但现实用.45口径子弹击穿了这个幻想——日本所谓的安全幻觉不过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