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石砖上,宫门边,站岗的小太监小宫女垂着头,打着瞌睡,听见脚步声时强打精神,转醒过来,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只看见云裳下摆随风摇曳,而其身后,跟着数名身着彩衣的女官。 身着金丝红袍便服的雍容贵妇,站立到那宫内有名的莲音湖边,身旁的宫女端着银盒子,里头正是饵料,举目可见莲音湖上几近枯萎的无数莲蓬,她捻着手帕,抓起饵料抛下,既不脏手,又能见锦鲤翻腾。 起初是数十尾闻着味涌来,接着又是百来尾,水花一时四溅,眼下莲蓬已枯,却还是能想象到春夏是锦鲤闹青莲的美。 “娘娘,安南王昨夜递来了奏折,还有问贴。” 女尚宫素心缓缓开口道。 “他怕是在京中折损不少,要退兵了吧。” 安后头也没回,她见着锦鲤翻腾,拢了拢狐裘。 她清醒不久,理应静养,不宜走动,可一静下来,那些画面都就纠缠着她不放,压得她有些喘不来气,昨夜睡浅,今早便想来这里看看锦鲤,散散心。 女官恭敬点头道: “估摸是了,问帖一份是给皇上的,一份是给你的,我们都看过了,再合着兵部的汇报,安南王应是要回南疆去了。” “南疆、南疆,那魔教盘踞之地。” 安后想到了谁,一声轻叹, “还记得襄王也是跟这南疆魔教有勾结,不然也不至于抄家流放。” 女官素心听不出弦外之音,只是应和, “襄王不过有眼无珠之辈,其眼界智慧,怕是远远比不上已故的襄王妃。” 安后轻笑一下,默然了,旋即问道: “止戈司那边如何了?” “娘娘的懿旨已经下去了,陈千户近来声名鹊起,止戈司的大人们都对他很是欢迎,也感兴趣,据说都想见一见他。” 女官欲言又止。 “都想见一见他…” 安后却是冷笑道: “那些人说得倒是好听,可武人之流,最喜的就是争锋,他们就是想试试他水分,着手拟份调令,调一些人走,等他站稳脚跟,再调回来。” “是,娘娘。” 女官素心话音刚刚落下,便听见身后有脚步声阵阵,方一回头,便看见那位喜鹊阁主步步走来。 素心退后一步,识趣地朝周围人打了个手势,众女官宫女退了开来,只剩无名老嬷站在安后身边。 “嬷嬷,事都安排妥当了吗?” 安后目不斜视。 “自然妥当,那勿用楼跟陈家女都上钩了,不过,还有一步闲棋,娘娘还没安排。” 无名老嬷轻声说道。 安后自然知道那步闲棋是什么, “你是说冬贵妃吧,之前时机未到、变故太多,还没到用上她的时候,不过现在算算,大抵也差不多了。” “高丽女子温顺啊,便是唐时就以善事人闻名了,先帝初登基时,便几次下诏命高丽国遣使进贡,正是为了冬贵妃这样的美人。” 无名老嬷说到这里,顿了顿,叹息一句道: “只是待冬贵妃入宫时,先帝已入玄门,便要斩下尸,也绝了色,不再踏足嫔妃院子一步,任那高丽妃子一身娇媚也无处施展,连我这老不死的,都觉得便宜那陈千户了。” 老嬷感慨着,安后却没有应声,凤眸晦明不清。 锦鲤仍在争食,无名老嬷扫了一眼,问道: “娘娘,除开冬贵妃外,接下来该怎么安排为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