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竟有如此胸襟。 母族肯为赈灾倾囊相助,连自己入宫的打点银两都甘愿捐出。 这与那些只知攀比、囤积财富的嫔妃,形成了鲜明对比。 元帝重重拍了下扶手,脸上露出多日未见的笑容。 “好,好,真是雪中送炭!江南水患拖了三个月,百姓苦不堪言,如今有了这十万两,至少能让百姓先修起房屋,吃上饱饭!” 他起身走下台阶,走到徐幼茵面前,亲自扶起她。 语气带着几分赞许:“徐更衣,你母族有此大义,你又能在宫中安心待下,不抱怨、不攀比,还用心为太后准备贺礼,这份品性,实属难得!” 徐幼茵又惊又喜,却没有立刻表露,反而眼眶微红,语气带着几分哽咽。 “陛下谬赞了,臣妾母族虽是商户,却也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江南是臣妾的家乡,家乡遭难,能为百姓尽一份力,是徐家的本分,也是臣妾的心愿。 至于臣妾入宫的打点银两,比起百姓的性命与家园,实在不值一提。” 这番话既谦逊又不失风骨,既凸显了家族的大义,又展现了自己的格局,让元帝听得越发满意。 太后也在一旁点头,对着皇后道:“这样有胸襟、有心性的孩子,怎能只做个更衣? 哀家看,应当晋为常在,赐居钟粹宫偏殿,也好让她在宫里有个体面。” “太后所言极是!” 元帝立刻应下,对着太监高声道。 “传朕旨意:延禧宫更衣徐氏,母族献捐赈灾,心怀天下,品性端方,晋封为正六品常在,赐居钟粹宫,赏锦缎二十匹、白银千两,另赏‘慧心’匾额一块,以彰其德!” “臣妾谢陛下恩典!谢太后恩典!” 徐幼茵连忙屈膝叩首,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从更衣到常在,连升两级。 还搬离了偏僻的延禧宫,住进了靠近皇帝常去区域的钟粹宫。 甚至得了御赐匾额,这是她入宫前连想都不敢想的荣耀。 赵婉儿站在一旁,脸色惨白如纸,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原本以为徐幼茵只是运气好,借了姜予安的名头。 可如今看来,对方颇有心计,往后想要再打压她,怕是难如登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