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陆华东道:“这下好了,我朋友打电话问我了,我只能说让他们来了。” 陆太太无奈:“那让他们来吧,我煮一片。” 陆华东道:“以后不要把东西都放在朋友圈,现在好了,骑虎难下了。” 陆太太道:“我哪里知道嘛,好了,以后我注意就是了。” 陆华东这才没说什么了。 …… 家里开始收麦子了。 麦种是沈雪宁在空间里培育的,麦穗比一般的大,麦粒也比一般的大,气味要更浓郁一些,单是看外形,麦子相当不错。 沈雪宁、沈奶奶等人各背着一个背篓,手里拿着镰刀,来地里割麦穗。 把麦穗割断,然后拿去晒在晒谷场,用连枷来打。 不过沈雪宁买了机器,到时候用机器来打就行了,方便快捷。 沈家有空的人都来这里割麦穗了。 沈雪宁这是第一次割麦穗,挺扎手的,她已经被扎到很多次了,于是她回去拿了袖套和手套,戴上之后又割麦子,这才好些了。 沈奶奶他们不戴,给他们都不戴,格外地“任性”。 沈宝宏给麦穗拍特写,很快发现了一件事:“奶奶,你有没有觉得今年的麦穗要大一些?” 沈奶奶擦了擦汗水:“发现了,但我以为是管理得更好的原因。” 沈宝宏看了看其他的麦子:“不是,今年的麦穗就是要大一些,不是管理不管理的原因,其他人的麦穗也一样大。” 沈奶奶抬头张望了一下:“好像是。”她想起一件事,“这麦子是宁宁给的种子,肯定是种子更好的原因。” 沈雪宁把话接过去:“对,我给大家的麦种要好很多,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麦穗。” 沈宝宏想了想,应该是这个原因。 沈雪宁回头看了看大家的表情,没什么特别的,她才又放心了:空间培育的种子要好很多,现在看的确是这样。 麦穗一点点地被割掉,送到晒麦场晒起来,下午的时候,大伙儿把机器抬过来,电线拉过来,把麦穗给脱粒了。 今天收割的脱粒了,脱粒后转移到箩筐里,挑回家里,以后晒在自家院子里就行了。 家里种了很多麦子,要收几千斤,一天是收割不完了,第二天接着收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