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现在年级大了,身体不算太好,需要经常去医院。 再加上帝都录节目比较方便,所以他一年中有小半时间会留在帝都工作和看病。 按照地址,来到了一处市中心的老式家属楼。 这地方是袁先生的徒弟给安排的,还是位女徒弟,名叫汪纹华。 这位汪大姐正是央视《曲艺杂谈》节目的主持人,制片和导演,在90年代曾风靡一时,风头无两。 说是徒弟,但其实,袁先生一辈子都没正式收过弟子,全都是记名。 这也造成了后来在怹老人家过世后,袁门一脉几乎断绝。 除了亲闺女袁田外,袁家谱系再无一人从事说书一行。 登上边角早已坑坑洼洼,饱经风霜的老楼楼梯,张远来到三楼的某一户前,叠指叩响了房门。 “后辈张远,特来拜访。”敲完门,未等对方反应,他便先自报家门,以示对前辈的尊敬。 叮当,哐啷! 他开口后,便听到屋内传来了一阵躁动,像是有东西被撞得七倒八歪。 张远心说,这老头也太不稳重了吧? 吱呀……老木门被打开,发出一道让人牙酸的动静,明显那铰链已然老旧,还缺乏润滑。 一位梳着背头,宽口阔鼻,慈眉善目的老人从内走了出来,抬眼朝着张远,好好的上下打量了一番。 “呵,我就说闻名不如见面,你比电视上精神多了。”袁先生笑着比划了一下,给他让开位置,示意进屋聊。 “谢谢袁先生夸奖。” 他大大方方走进屋里。 这是一间老式的二居室带小客厅,客厅和厨房间还有一道刷着淡绿色底漆,由半墙和木框玻璃组成的隔断。 “坐。” 客厅里摆着两张椅子,并排放置。 待到老头坐下,张远才谨慎就位,而且后背挺直,并未坐满,屁股只搭着椅面的前三分之一。 袁阔成侧眼一瞧。 规矩! 这年头这么规矩的年轻人可不多了,大部分不是太小心,就是太放纵,这般刚刚好的已不多见。 “你在电台和电视台录的节目我听过,基础不错,角度新颖,我听台里说,挺招年轻姑娘稀罕。” 老头随口说道。 “她们应该不是来听书的。”张远微笑着回道。 “呵呵呵呵,你倒是明白。”老头对他的坦诚有些意外,倒也欣赏,至少不装。 年轻女孩哪有兴趣听书啊,不都是看脸来的,这道理亘古不变,否则后世便不会有那些所谓的“德云女孩”了。 “别管手段,能吸引年轻人就好。”袁老不愧是评书界创新第一人,思想就是前卫。 “那些听大鼓的男观众,不也是冲着穿旗袍的漂亮姑娘去的。” “观众爱看就行。” 说着,老头朝着里屋瞥了眼,随后轻笑道:“评书这玩意形式老了,不加点新东西,就没有新观众。” “我觉得你想创新,很好。” “多谢前辈夸奖,晚辈不敢当,都是瞎说的。” “哎,我看你可不是瞎说,明显训练有素,我看你是有备而来。” 接着老头又和张远聊了许多评书界的奇闻轶事,也提点了几句技巧。 他俩聊的倒是挺好,可张远却发现了两个疑点。 第一,谦哥说过,老头特意来剧场找了自己两次,应当有急事啊,怎会就这么坐着闲聊? 第二,他发现老头的目光时不时会朝一间屋子瞟去。 张远不动声色,边聊边用极其出色的听力观察着。 他可以确定,那房里有人,并且在偷听两人说话。 但老头没提这事,聊的又不是机密,他便假装不知道,一直沉住气。 “呦,聊了这么久,你应该渴了吧,”聊到半截,袁先生突然打断道。 “那个,小狮子,帮忙泡点茶!” “哎!” 此时,从那间有人的屋子里,传来了一道低低的应答声。 房门被轻轻打开,从里头“钻”出一道瘦瘦的身影,迈着小碎步,快速略过两人身前。 经过张远面前时,还低着脑袋朝他瞄了眼,又立马别过头去,更是加快了脚步。 “这人……”张远抬起眉毛想了想:“好像有点眼熟。” 几秒后,他眉头舒展,彻底认出这位的身份。 如今这位被袁阔成叫做“小狮子”姑娘不过是位寂寂无名的清秀少女。 而在日后,她则会名扬全国。 金鹰女神,四小花旦,这些不过是她的头衔之一。 她叫刘诗施。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