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见到张远依旧不动如山的写着,压根没瞧她。 好姐姐不明就里,但愈发觉得张远不对劲。 便又捡起一张来。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好姐姐想着,这回倒不是老朱了。 改黄巢了! 老谋子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是取自这首《不第后赋菊》。 不第就是科举没中。 黄巢落榜后,决定给华夏一个小小的震撼。 后来欧洲那边也有个落榜生,给了世界亿点点小小震撼。 所以说,妥善安置落榜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黄巢这人杀气本就重,这诗杀气更重。 而张远的楷书,更是凶戾无比。 “这是怎么了?”好姐姐愈发担心起来。 又瞥到一张,捡起来一瞧。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不是老朱,不是黄巢。 改宋江了? 好姐姐看过《水浒传》,《浔阳楼题反诗》这一节她也看过。 就是这首诗,差点要了宋押司的命。 绰号“黄蜂刺”的黄文柄,虽饱读诗书,但却天性邪恶,最好害人。 又有恩师蔡京庇佑,且与老师九子蔡九交往密切。 为求富贵,污宋江题反诗,妄图以此来让蔡九获得评断叛乱的功劳,自己也好在侧飞黄腾达。 施耐庵把华夏读书人千年来“阴,毒,蔫,坏,损”的劣根性,统统归到了黄文柄一角头上。 这种有头脑,有文化,有关系的坏人,才是最可怕的。 也是破坏力最大的。 当然这位也没落了好结果。 先是被好汉们屠了满门四五十口,又被张顺活捉住。 其实被张顺捉住也还好,问题是张顺也挺缺德,把他交到了铁牛手中。 是惨了点,但也活该。 好姐姐当然知道这段故事的来龙去脉。 “先是朱元璋。” “而后是黄巢。” “又到了宋江。” “这仨……好像都是造反起家的。” 好姐姐直起身子。 看了眼手中这幅字,更是字字透血,杀意更浓。 “到底怎么了?” “他要造谁的反?” 程好也是个聪明的,已经看出来,准是有人得罪了张远。 而且还得罪的不轻。 她摩擦了一下自己的手臂。 很少见到张远如此生气,她细滑的胳膊都起了鸡皮疙瘩。 再回忆刚才进后院觉得冷,怕不是因为阳光,而是气氛不对。 阿姨多半也是瞧出老板心情大差,便躲一旁少说话了。 “到底是谁得罪他了……” 好姐姐犹豫着不知该不该问。 又怕打搅他。 可也好奇,同时担心他的状态。 人心情不好时,有个人能倾诉,多半会好些。 她犹豫着刚想张嘴,却从张远刚写完的这幅字上获得了答案。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桦宜不丈夫!” 写完后,张远便停手。 都没和往常一样把笔架到笔山上。 而是随手扔到了桌上。 咕噜咕噜……毛笔是圆的,一滚一停,鼻尖刚好顿在“桦宜”二字上。 不出一会儿,便将这俩字晕成了一团乌黑的墨迹。 好姐姐想着,张远若是宋江,那黄文柄就是王家哥俩喽? 毕竟有头脑,有文化,有背景,破坏力才大呢。 见他扔下笔,程好才来到他身后,伸双臂从后边环住他的腰。 同时踮起脚尖,将下巴搁到了他的肩膀上。 “发生什么事了?” 程好用身体贴着他,便能清晰感受到对方身体很热,心跳也很快。 不过不是平时两人贴贴的那种热和快。 应当是愤怒造成的。 “关上门和窗……”张远轻声回道,有顿了顿,格外小心的接到:“把后院门也关上。” “哎。” 做完这一切后,程好回到书房中。 俩人一同坐到了沙发上。 “桦宜对你做了什么?”好姐姐见他关上门窗,像是怕人偷听的样子,便小声问道。 “前几天去《苹果》剧组,和范氷氷说了下我最近与桦宜间发生的事。” “她觉得,桦宜不是好糊弄的,便凭自己在公司的关系,帮我打听了一下。” “不久前,她刚给我回了电话。” “说是她的关系听到风声,说小王最近一直往合约部跑。” “还在酒桌上说起过,要招更多艺人来公司。” “且表示有好几位在谈的。” “具体是谁,桦宜保密工作做的还不错,没打听到。” 好姐姐到底是脑瓜灵光的,一听便明白了。 “桦宜把主意打到我们这儿来了?” “难道是宝强!”好姐姐头一个想到他。 毕竟他是公司一号员工,也最出名。 “肯定不是宝强,不用怀疑他。” “一年多前,他在《士兵突击》的杀青宴上便主动和我说过,小王找他聊过合作的事。” “如果他想走,是不会与我说的。” “保强虽然有时滑头,但骨子里却是个实在人,我信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