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01章 看透未来科技发展脉络 按照张志鹏的试验数据,使用了活性毁伤元爆炸装置之后,磁轨炮的炮弹摧毁烈度增加了至少1.5倍。 原本,磁轨炮只是一种动能武器。 而今,因为有了活性毁伤元爆炸装置,它也成为了一种具有大规模爆炸杀伤力的武器。 一枚十多公斤重的磁轨炮炮弹,其杀伤力足以超过50公斤TNT。 大概相当于5枚155榴弹炮。 当然,它的动能穿透性也是相当之强悍,在强大的冲击力之下,击穿600毫米匀质装甲没有一点问题。 张志鹏在实验室里研制出活性毁伤元爆炸装置之后,他也马上又在秦省军区的演武场上做了一个测试。 他用磁轨炮在5千米外平射一枚使用了活性毁伤元爆炸装置的炮弹之后,将一块600毫米厚的钢板打穿之后又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弹片飞行最远可以达到一千米开外。 在靶标钢板周围100米内布置的假人几乎都被弹片波及甚至是直接摧毁。 这个爆炸威力可是比155榴弹炮大了太多。 做这个测试的时候,海军装备部负责人刘国胜就在场。 刘国胜几乎是隔三差五就会往长安跑。 到了之后便往张志鹏的实验室里钻。 当然,除了刘国胜之外,陆军装备部负责人李云峰也来得很频繁。 但测试的时候,恰巧那天刘国胜过来了。 刘国胜看完整个测试的过程,他感叹地说:“志鹏同志啊!你这个活性毁伤元是真厉害啊!” “有了这玩意,那岂不是一发磁轨炮打击就能给一艘驱逐舰造成重创吗?” 张志鹏笑着说:“应该是可以的吧?” “但具体怎样,恐怕还是需要测试一下才知道。” “但现在的军舰,貌似装甲都不怎么厚吧?” 在一战甚至是二战的时候,军舰其实还在比拼装甲厚度。 那时候的铁甲舰,护甲厚度动辄都至少200毫米甚至更多。 那时的战舰,挨上几发重磅炮弹给它造成的破坏都不会太大。 但现在不一样了。 随着导弹的普及,现在的战舰,护甲再厚,挨上一发导弹,都会被重创。 所以,现在的导弹防御由加厚护甲改成了反导装置。 让反导导弹和近防炮来防卫战舰。 如果所有防线都被突破,那战舰除了等死之外,就没有别的好办法了。 刘国胜笑道:“的确,现在的军舰,护甲都很薄,基本上全都是脆皮。” 张志鹏说:“如果咱们的磁轨炮以接近10马赫的速度攻击,那现在的军舰应该是防御不了的吧?” 刘国胜点头道:“那肯定防不住的啊。” “事实上超过5马赫,反导体系就不好拦截。近防炮的反应速度也没那么快。” “所以,我要说,如果咱的磁轨炮真的上了舰,那真的是无敌的存在啊。” 张志鹏笑着说:“可惜,它耗电太大了。” “需要至少一座装机在30万兆的电站,还需要蓄电能力强劲的超级电容。” “所以,它也是受限制的。” 刘国胜一挺胸说道:“已经很好了啊!” “大型军舰上搞个30万兆瓦的发电站再容易不过,也就牺牲一点其他装备的空间嘛!” “如果磁轨炮能够连续开炮达到500次,那它就比导弹要好用得多。” 那确实如此。 前世就算是在055驱逐舰上,也不过才有112个垂发装置。 其中有一部分垂发坑是一坑四弹。 但全部加起来,其实最多也就三四百个导弹。 射程超过200公里的导弹,价格至少都在200万刀以上了。 但是,磁轨炮的话,一发炮弹只有几万刀,实在便宜太多。 而且,磁轨炮的炮弹一次性可以携带很多,带个几千枚完全没有问题,安全性还很高。 但导弹的话,最多也就几百枚就顶天了。 因而,磁轨炮如果真的成熟了,真的能上舰使用了,那绝对是战略级别的武器。 磁轨炮只要电力够强,那么,原则上射击打击距离无上限的。 打个几百公里,完全没有问题。 若是加上了精确制导,那就更厉害,来犯的战机、导弹,统统都可以干掉。 锁定了目标之后,一轮饱和攻击就可以将之轻松干掉。 真的是不要太容易。 张志鹏笑着说道:“咱们争取能把磁轨炮放到正在研发设计的055大驱上吧。” “国胜同志你也知道,咱们设计055的时候,其实也已经把磁轨炮这一块给考虑进去了。” “甚至,咱们设计第二艘航母的时候,也考虑了磁轨炮的事儿。” “真的是很期待啊!期待看到磁轨炮被抬上战舰之后测试的情形,哈哈!” 其实,磁轨炮这玩意,西方各国研究得更早。 早在1920年代,高卢鸡就设计出过磁轨炮。 后来,老霉更是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 他们渴望着能在磁轨炮的发展上有突破性的进展。 他们甚至已经造出了陆地上试验的样炮。 但是,搞了很多年之后,他们无法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比如轨道的烧蚀破坏解决不了,超级电容研发没有什么进展等等,最终也没能有突破性的成果。 他们最后不得不无奈放弃。 那么,老霉为啥90年代之后,好像已经搞不出什么先进的武器系统了呢? 这是因为,他们从80年代后期开始去工业化就在加速。 他们已经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金融立国的样板。 他们最优秀的人才对于工业发展等都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当律师,当医生,从事金融投行职业或者互联网行业。 因为这个来钱快,薪水高。 没有优秀的人才去搞研发。金融财阀几乎将其彻底控制。 他们还能搞出划时代的军工产品才叫一个怪。 …… 搞出活性毁伤元之后,张志鹏又转头去搞了一阵子的超级发电机。 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获得什么突破。 而就在这个时候,舰船所那边给他打来电话。 所长刘永强告诉张志鹏,第二艘航母和055大驱的设计工作已经基本上收尾了。 但是,有一些工作还是需要张志鹏来主持一下。 张志鹏便飞到了京城。 他从飞机上下来,发现给自己接机的赫然是赵炳坤。 张志鹏很是惊喜,赶忙跟赵炳坤握手,笑着说:“赵叔,怎么是您来给我接机呢?” 赵炳坤笑眯眯地说道:“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