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蜥方光伏产业界都被惊到了。 因为,至今蜥方光伏电池的最高效能也不过百分之十九左右。 如今,华国的光伏电池竟然可以把转化率提升到百分之二十九,这就太可怕了。 这足以碾压蜥方光伏产业界啊! 他们倒是想要诋毁污蔑这是个假消息。 但是,就过去的经验教训来说,华国放出来的消息,基本上都是真的。 既然这个光伏电池的重大突破被大媒体郑重其事地报道,那就绝对假不了。 …… 张志鹏在研发出新型的top-C光伏电池之后,他就又把目光转向了超高压输电这一领域。 众所周知,电力在传输过程中会有巨大的损耗。 一般高压输电的损耗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之间。 就目前华国电力传输的损耗来说,基本上都在百分之十左右。 这种电力浪费十分惊人。 但现在华国的情况是:西边电力丰富,而东边电力紧缺。 这就需要长途来调电。 长距离的输电,浪费巨大,这个情况必须得到改变。 张志鹏前世看到过一个资料,说华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线路损害只有百分之1.5左右。 这个损耗比过去低了五六倍之多。 节省下来的电力那就相当的可观了。 因此,这特高压输电技术必须得搞出来。 张志鹏跟电力部门结合了一下。 如今,电力部门正在集中技术人员,对特高压输电技术进行攻关。 进展却不是太快。 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技术的难点还是比较大的。 首要的难点就是相关配套的电力电子装置的研发。 这个装置主要用于大功率电能的变换和控制。 因此,它又被称之为变流装置。 因为特高压输电直流功率非常大,电流稳定性要求极高,因此电子电力装置对输电的稳定性、经济性会产生重大影响。 可以说,高信号、低噪声、高质量的电力电子装置是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核心。 电力电子装置解决之后,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输电线路的建设。 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缆直径基本都在10厘米以上,导线直径都在4厘米左右。需要配套铁塔支撑。而且这样的电缆也很难造。 还要解决电击和电弧的问题。这个就是控制保护方面的问题。 这样的特高压线路的维护与保养难度也极大。 最后则是要解决配套设备的设计研发。 这些设备包括控制、监测等。因为是特高压的缘故,每个配套设备的质量与安全要求都非常高,制造、校验的技术水准要求极高。 张志鹏深入了解了电力部门当下的特高压电力技术研究团队的成果。 当然,在了解的过程中,他本人在特高压技术方面的能力也在快速地提升着。 三天之后,他就将自己的能力提升到了电力研究方面的顶级专家的程度。 水平提升之后,他就发现了在特高压攻关团队目前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在绝缘材料、输电线路材料以及特高压换流变压器上。 特高压线路因为电压太高,所以,需要的绝缘材料也极其重要! 只有绝缘材料搞定,才能确保特高压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这几个问题要想解决,其实也没有什么捷径,就是按照可能的理论方向去多尝试,多试验。 张志鹏介入特高压研究团队,他想要起到的作用是引导方向。 比如,在绝缘材料的搞定上,张志鹏通过研究分析,就提出了气体绝缘、油纸绝缘、硅橡胶以及氧化锆陶瓷等技术路线。 气体绝缘的特点是具有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算得上是一种理想的绝缘材料。 而油纸绝缘则是已经有了很长的使用历史。 油纸绝缘就是以纸张为基材,通过浸渍绝缘油处理形成。 油纸绝缘具有良好的介电强度以及相对的可靠性,此外它还非常的经济。但缺点也是明显的,它极易受潮,不太环保。 当然,不同的设备,其实是需要使用更合适的绝缘材料才对。 张志鹏提出了更合理的技术研究发展路线,于是,整个研究团队就行动了起来。 大家各有分工,对所有的绝缘技术路线进行了逐一的试验和研究。 而张志鹏自然也是要参与其中,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就这么地,特高压绝缘材料的研究在二十多天内就获得了重大突破: 特高压变电站采取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电器装置,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绝缘安全水平,远高于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线路的绝缘则是采用了硅橡胶绝缘材料和氧化锆陶瓷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经过试验,这两种绝缘材料具有极高的介电强度,可以长时间承受特高电压。它们也有非常好的耐热性以及耐电弧性和耐湿度、耐紫外线性。 绝缘材料搞定之后,电子电力装置的设计研发也变得顺利了起来。 等到了2001年的6月份,华国的特高压输电实验线路已经开始建设。 与此同时,建在蓝州的大型光伏电池生产工厂也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对于光伏电池这种产品来说,实验室产品表现出来的性能数据很多时候等到了批量生产的时候,都是会大幅度下降的。 毕竟,实验室产品可以不计成本,力求把性能给飚到最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