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张志鹏对智能汽车这个事情并没有特别过多关注。 因为,他是完全相信自己手下的精兵强将的。 他穿越之后这十多年,也是华国发展最快的。 在他的帮助下,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机制也更加的合理健全。 他孵化出了一批高科技产业,提供了大批的高薪研发岗位。 这也让高科技人才的待遇迅速提升。 到90年代的后期,其实高科技人才在华国的待遇已经超过蜥方同类岗位。 这也使得华国形成了人才的正循环。 高等人才形成了聚众效应。 还是那句话,如今,华国是不缺能人的! 很多方面的研究,压根就不需要他去关注,自有大量的人才去研究。 不过,张志鹏还是会有一些紧迫感。 如今,华国在一些关键行业,还是处于落后的地位。 那就必须得想办法抓紧时间追上来。 比如,现在他就在跟秦省路桥公司的一部分高科技人才在座谈。 这些技术人员属于路桥公司下属的一个研究院。 他们在年初的时候,打算研究盾构机。 盾构机这个机械设备在挖掘隧道等方面用处相当的大。 这个设备之前一直掌握在蜥方巨头公司的手里。 华国进入大基建高峰期之后,盾构机需要非常的多。 那就需要从国外进口。 汉斯生产这个设备的公司直接开价1亿刀,而且维修什么的,还要另外付钱。 他们非常的傲慢。 秦省路桥公司就决定要自己搞盾构机。 他们那个时候找到了张志鹏。 张志鹏虽然对盾构机不熟,但是,上辈子关于这个机械设备的宣传挺多的。 华国的公司励精图治搞出盾构机之后,一下子将价格打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 算是一个扬眉吐气的突破。 张志鹏前世了解过一些盾构机的资料。 他结合自己的逆向工程系统钻研了那么一下,就把盾构机的构造什么的搞透了。 他就将这些跟秦省路桥公司的技术人员分享了一下,还给他们画了一些结构图示意图什么的。 随后,他就不管了。 半年之后,秦省路桥公司的负责人就给张志鹏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张志鹏:他们突破了!他们搞出了国产盾构机! 而且,他们也已经进行过测试,性能相当优秀,不比国外进口的差。 他们的领导邀请张志鹏过来参观考察一下。 张志鹏就欣然过去参观。 一见面,这家路桥公司的负责人孙传富就紧紧地握着张志鹏的手说:“志鹏同志,太感谢了,没有您的指导,咱们就不可能这么快把盾构机给造出来啊!” 张志鹏微笑说道:“我不过是提了一点意见而已,主要的工作还是其他同志做的。大家都很优秀,我很高兴!” 孙传富说:“没有您的指点,他们就不可能有明确的方向,您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而且,您不图回报,乐于帮助兄弟单位,这个精神尤其让我感动。” 孙传富就带着张志鹏参观了这家公司刚刚搞出来的盾构机。 这是个真正的大家伙,看上去十分的威猛。 张志鹏又听这台盾构机的主要研究者介绍了它的各种参数和测试数据,点点头说道:“祝贺你们,你们的成果非常棒。” “接下来,你们要做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要继续研究,要形成系列产品,甚至要能给顾客定制,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参观完盾构机,又跟研究人员一起开了个座谈会,跟他们沟通了一些接下来的研究重心和方向,张志鹏是很欣慰的。 他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一下原来的方式了。 他要尽力给更多的各行各业的科研工作者以技术上的指导和经费上的支持! 要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能够自主研究出最后的成果。 这样也能让很多科技短板发展的速度更快一些。 只有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华国有更多的短板领域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 嗯!其实也就是张志鹏以后要学会做好一名称职的顾问和教练员,而不是每个领域都深入参与。 这样他很疲惫,但效果也并不能达到最好,不是吗? …… 张志鹏参观完秦省路桥公司的盾构机,他一路思考着,回到了华兴集团他自己的办公室。 他在纸上写下了接下来的几个主要的需要突破的行业: 首先第一个就是医药器械。 医药器械这一块至今还是蜥方的巨头几乎垄断着华国的市场。 虽然华国已经推出了国产的CT机、核磁共振、彩超机等等,但是,医院在采购的时候,还是倾向于采购国外的品牌。 他们还美其名曰国外的更先进。 实际上,华国的医疗行业受到的蜥方PUA是最深的。 毕竟,尽管国家各种倡导中医,但是西医还是占据了绝对的垄断地位。 这些西医有很多都受到了蜥方很深的熏陶,媚外思想很严重。 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医疗行业的乱象始于回扣。 回扣这玩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像个毒瘤一般蓬勃蔓延。 如今就更是呈现不可遏制之趋势。 所以,要想扭转当前的局面,那就必须得下猛药用重典! 当然,这个张志鹏就只有建议的份了。 医疗器械也许还不是最落后的,最落后的是各种抗癌药什么的,华国是最为落后的,这一点,需要尽快着手去做一点工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