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神奇的中医-《全科医师》
            
            
            
                
    第(1/3)页
    李医生的顾虑是有道理的。
    学术会场外,不说人山人海,但上千人,一点也不夸张。
    试想一下,皇家第三医院,纯粹医生就有9000多人,他们都是几十年与医学打交道,听到有可能成为青霉素发明者亚历山大·弗莱明一类的医学始祖出现了,他们能不激动吗?
    他们都想来和刘牧樵照一张相,哪怕是看一眼也行。
    9000人,十分之一的人来现场,都有1000人。
    特别是,还来了不少的媒体记者。
    这个好。很好。
    李医生笑了。
    刘牧樵也笑了。
    就是要把刘牧樵的光辉形象传播出去。
    把中医药的神奇效果传出去。
    刘牧樵在职业保安的保护下,进入了学术厅。
    学术厅可以坐500人,而真正在学术厅里的人,至少也有700人,另外还有几百人被堵在外面。
    本来,刘牧樵的学术课题是神经学概论,讲述目前神经学的最前沿的知识。
    临时变了。
    改成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上的展望。
    这个题目好,它早就想讲了。
    中医药是瑰宝,是文化,是民族骄傲。
    可是,而实际上,中医药并没有被世人公认,特别是西村,对中医药还不予承认,不认为是一门正规的医学,对中医药的疗效更是不屑。
    这既有外国人的偏见和傲慢,也有两种文化的冲突,同时也与中医本身的体系有关。
    就是说,之所以中医没被西村人认可和承认,与中医本身的研究没有与现代医学接轨有关,也与中医本身缺陷有关。
    不可否认,中医在传承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人把中医西医化,有的人却主张全盘继承老祖宗的东西。
    这都是错误的。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西医化之后,就不存在辨证论治了,没有了个体差异,没有个性化。
    譬如中成药,就是中药西化的典型。
    可以说,中成药,有作用,也只有一部分作用,疗效是很有限的,就因为它并没有因人而异对中药进行加减,并不是完全的中医理论在指导治病。
    而又有一部分人主张全盘继承老祖宗的东西,不加以修改,那就更加不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