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9章 开门红-《全科医师》


    第(2/3)页

    老何41岁晋升主任医师,今年才42岁,他和另外一个神经外科的贺主任医生一起来到脊髓外科,就指望在脊髓外科有个出头之日。

    他负责做脊椎的整形。

    他的技术还是很不错的,和安泰医院的几个脊椎外科医生比,难分伯仲。

    今后,何医师与何医师分工合作,何医师侧重面是脊椎的部分,贺医师侧重脊髓部分。

    当然,他们是不会做单一的活的,会互相渗透,何与贺都想成为独立的能够完成脊髓手术的人。

    这点与安泰医院不同,安泰医院分工很明确,朱亚光和jon都只负责脊髓,脊椎的活,他们不感兴趣,会让其他医生来做。

    脊髓外科的难度当然是神经吻合这部分。

    老何很漂亮做了一个脊椎的修补,然后,刘牧樵,朱亚光,jon进入了核心手术步骤。

    手术不算快。

    刘牧樵要让大家看明白,有时候还停一会。

    贺医师今天有幸做脊髓部分的三助,jon经常让他做二助该干的活。

    他学得很认真。

    协和的神经外科本身就是相当强大的,在国内是明星科室,贺医师今年46岁,在神经外科是少壮派。

    协和的神经外科高手如云,光是主任级别的医师就有50多名,而45岁的贺医师,和脊椎外科的何医师有类似的情况。

    出来就是为了有个出头之日。

    即使是在大医院,医师出名,最好是在45岁之前,大于45岁成名的属于大器晚成。

    在大医院大器晚成很没有意义,很多医院都有规定,男性,57岁之后就要从科主任职位上退下来,换成一个小于50岁的人做科室主任。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45岁前成名的原因。

    对于做不做科主任,其实是很重要的,谁占据了科主任这个位置,谁就有了话语权、决策权和优先权。

    就譬如学会的主委、副主委,推荐的人选,第一就会考虑科主任。做了主委、副主委江湖地位马上就不同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贺教授的想法和何教授是一回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