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围的后妃见了他这幅模样,趁热打铁,说了好些可心儿的话,哄的皇帝脸上的褶子都多了几层。 所幸皇帝这么多年听惯了,什么好话听听高兴就好,很快叫那后妃退下,干起正事。 那后妃虽不甘,但也知晓孰轻孰重,咬着粉唇低着头退了下去。 皇帝叫太监总管去挑些贵重东西,给太子妃送去,毕竟此次二皇子能够痊愈,太子妃功不可没,他心里对太子妃观感好了很多,连带着对太子成见也少了些。 别的方面不出类拔萃,选媳妇眼光还是不错了的。 帝王嘴角微笑稍纵即逝,威严的额头慢慢蹙起,很快就又处理起了繁杂的政务。 二皇子病愈和民间言论传到太子耳中,彼时太子正在府中用膳。太子当即放下象牙白玉筷子,推波助澜在民间散播自己宅心仁厚感动佛祖等等。 这样既能赢得民心,也能传到皇帝耳边。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太子眼中少见没泛着阴鸷的光,和往日差不多的菜色,太子多吃了好几筷子,直到腹中传来饱腹感才撂筷子作罢。 京城中,本来倾向于二皇子的言论和倾向于太子言论势均力敌,但在太子的推波助澜下,舆论瞬时倾倒在太子身上。 就连城中的各个茶馆中的说书先生都是围绕着太子如何如何来展开。 越是远离京城中心,百姓们对太子的崇敬和佩服就越高。 反倒是京城中心,有许多人觉得这一家又一家茶馆说书人都在夸赞太子 反而觉得蹊跷不可信。 当然,这也是一小部分人罢了。 太子只知道自己这推波助澜是有效的,如今随随便便走上大街去听上一嗓子,都能听见有人在夸赞自己。太子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人一旦满足了就很容易飘,一旦飘了就忍不住去找人炫耀。 太子看着这一府的女眷倒也乏味,转身派人驾着马车去了宫中找皇后。 毕竟多时不见自己的母后,太子还是有些想念的。为自己找好了借口,太子心安理得的坐在马车车厢,喝着茶等待着到达皇宫。 一路顺畅到了皇后宫中。 无论太子何时来皇后宫中 这一宫的人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让太子待的舒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