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到这话,实验室中的几名微生物和医药领域的专家都望了过来。 拉过一张报告图,刘升荣教授指了指上面的微生物开口道:“革兰氏染色法是针对地球上的碳基生命而言的,它建立在贮存蛋白质的鉴定基础上。” “火星上的这三种微生物,是否具备蛋白质结构都不一定。”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指向报告上的第一张显微电镜结构图和匹配的元素分析实验数据,继续说道: “至少这一种微生物很明显和地球上的细菌有极大的差异,它的表面结构如果没有判断错误的话是以硅元素为基础的。” “考虑到到火星的环境,再结合登火小队那边开采到这些微生物的位置与环境,它很有可能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硅基生命。” “此前我们在月球南极的溶洞中发现的那些微生物化石遗迹不就初步的证明了这一点吗?” “如果它们是硅基生命的话,恐怕目前我们人类医学科技中针对碳基细菌的治疗方案以及药物都将失去作用。” 一旁,华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章桦院士闻言后思索了一下,道:“如果它们是硅基生命的话,可能我们需要担心的就不是那么多了。” “毕竟硅基生命和碳基生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类型,感染的概率还是相当小的。” “就像是人和动物之间很多时候病毒与微生物都难以互相感染一样,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两者之间的隔阂肯定比这个大。” “我担心的是这些生命可能是介于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之间一种形态。” 听到这话,实验室中有人快速的问道:“类似于硅藻这种类型的?” 章骅院士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些担忧:“既然它们作为一种生命,那么自然需要考虑进食、繁衍这两种生命最基础的条件。” “繁衍暂且不提,如果进食,也就是‘活’下去,是目前我们最需要考虑的。” “考虑到火星上的环境,以及挖掘到这些微生物的位置,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上来说,这些微生物最有可能以二氧化碳、地底的水冰资源、以及黏土或黏土中的某类物质作为食物。” “毕竟它们要生存总是需要能量的,总不可能连能量都不需要就能够繁衍开来,这不科学。” “而考虑极乐平原与科林托陨石坑的环境,个人认为最大的可能性是以二氧化碳作为食物,通过特定的酶以及水冰资源将其分解和转化成甲烷、氢酸等废弃物。” “如果是这种生命形式的话,可能人类对于它来说反而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寄生的地。” “毕竟人类呼吸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如果温度再适宜它们繁衍的话,这意味着” 他的话没有说完,不过实验室中的几人都反应了过来。 热闹的气氛瞬间安静了下来,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如果这套看起来合理的推论是真的,那么人类的呼吸系统将是这些微生物繁衍壮大并传染的最佳场所。 “好了好了,咱们先别自己吓自己。” 沉寂了良久,实验室中才有人打破了这份诡异的安静,干笑着开口道:“这些都是理论推测,实际情况如何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 “也有可能这套理论方向完全相反呢?” “毕竟咱们现在登陆火星的几名宇航员目前身体状况还是挺健康的不是吗?并没有出现被感染的情况。” “这说明至少短时间内这些来自火星的微生物并不大会感染人体,就算是感染了,发病时间肯定也会更加的漫长。” “这中间的时间,相信我们足够摸清楚它们的特征与情况了。” 与此同时,另一边。 下蜀航天基地,办公室中,徐川也正在翻阅着这些登火小队传递回来的最新实验数据。 沙发对面,常华祥手中同样捏着一份资料,皱着眉头看了一会后开口询问道:“你说这些会是什么?” 盯着手中的资料,徐川头也没抬的回道:“不知道。” “不知道?” 沙发对面,传来了常华祥院士有些讶异的声音。徐川叹了口气,抬起头看了过去,摇着头说道。 “我不是上帝,也不是造物主,对于目前火星那边的情况,我了解的并不比你们多。” 站在这种全新的未知领域,即便是他是一名顶尖的学者,也和其他人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上辈子的经验和时光放到这会完全没什么用处,毕竟这是人类第一次接触地球以外的活着的生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