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夸张的说,任何一种能够用于锂电池研究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 而在离子电导率和氧气透过率的实验室中,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实验数据,专门亲自负责这一块测试实验的王安眼神中写满了震撼。 “不可思议,这层复合薄膜的稳定性好的有点过分了!” 就在他面前右手边的实验桌上,那里摆放着一套电池模具和一台保护气体操作箱,那是专门用来组装电池模具并进行测试的。 对于以锂电池起家的川海材料研究所来说,这样的实验设备没有一百套也有八十套。 当然,实验设备并不是值得关注的东西。 真正让王安惊叹震撼的是实验设备中临时组装起来的一份锂空气电池,以及屏幕上展示出来的测试实验数据。 屏幕上那离子电导率和氧气透过率的指标,几乎就像是焊死在标准线上一样,纹丝不动。 无论他怎么调整大气压还是给实验气体增加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杂质气体,那一层小小的薄膜就像是最负责的小区保安一样,将任何的非法人员(有害物质)都拦截在了锂电池外面。 唯有氧气,以及少部分对锂空气电池内部电解液无害的稀有气体能够进入其中。 最关键的还是氮气,他们之前花费了数年时间研究都没能够解决的终极难题,现在已经完全得到了解决。 实验测试的数据显示,被这层‘隔离交换膜’保护在内的电解液中完全没有氮化锂的生成。 好吧,有还是有一点的。 但氮化锂的指标数据排在了最下面,生成的量按照实验次数来看完全不影响它的商业化使用。 盯着屏幕上的实验数据,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王安似乎想起了什么,猛的站起身想将这份实验数据打印出来去找徐川汇报这个惊人的消息。 不过还没等他出门,实验室的大门就被人推开了。 看着急匆匆的王安,徐川笑着开口问道:“测试的结果怎么样了?” 实验室中,差点撞上了徐川的王安连忙停住了自己的脚步,眼中写满了震撼的神色。 “其他人负责的部分我不知道,但我这边负责的离子电导率和氧气透过率的指标已经初步完成。” “离子电导率大于2.5×10,氧气透过率>85 Barrer,氮气的阻隔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