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仁慈笑着接过,“等我回去就交给你婶子。” 剩下的银锁和手镯秦殊凰交给瑞禾收好。 他们在银饰摊子前流连的这一会儿,伙计已经卖出去了五件银饰,除了秦殊凰拿的三件,其他两件虽然都是分量轻的小件,但也不少赚。 相信早上和傍晚人流多的时候,德记摊位的生意肯定更好。 离开德记的摊位,又看了卖家具的摊位,摊位上卖的都是小件,小桌小椅。 家具摊位旁是篾匠的摊位,竹篮竹筐小竹篓等等。 一个集市,几乎百姓生活所需的小物件都齐了,就差车马市了。 过了卖物件的地方,再往前走就是卖各色吃食的。 烧饼锅贴馄饨面条……还未走近,各色小吃的香味就随风飘散过来。 这会儿吃东西的人少了,各家小吃摊子都不忙。 秦殊凰和刘仁慈刚走到一家馄饨摊前,突然被一精神老叟叫住了。 “殿……夫人,大人!” 秦殊凰转头就看到一眼熟的老叟。 老叟快步上前,一双布满皱纹的眼睛却清亮有神,正是那日在救济点领着众人送上万民伞的老人。 他带着家人迎上前,拱手朝着秦殊凰和刘仁慈作揖,“夫人,大人,来尝尝小老儿的手艺吧。” 秦殊凰笑着对着老人家点点头,看到他们身后也摆了个摊子,是一家豆腐摊。 老叟带着两个孩子摆摊,大一些的女孩十来岁,小一些的男孩不过五六岁模样。 不但卖豆腐,还有冒着热气的豆浆和豆腐脑。 刘仁慈没想到能遇到熟人,“原来是老汉你。” 说完看向秦殊凰,显然是让秦殊凰决定要不要在这小摊上尝老叟的手艺。 毕竟秦殊凰是金枝玉叶,金尊玉贵养大的,怕是还没吃过百姓的粗陋食物,吃出了差错也不好。 上次在救济点,秦殊凰虽然喝了救济点的粥,但那毕竟是有些作秀的成分在的,现在不同,是需要真真实实融入到普通百姓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