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实在困难的人家,只要登记一下,到时候还能免费领取种苗。 因而,不用官府怎么动员了,很多人都主动背上锄头去开荒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平均下来,海安镇的每个人开荒了近两亩左右的地! 又四个月后,整个海安镇的人都洋溢在丰收的喜悦中。 “天,没想到有一天我竟然能在一亩地上种出几千斤的红薯和地蛋,关键是味道还这么好!” “我也没想到,我家一亩地里长出来的红薯,竟然有近五千斤!” 大家获得了大丰收,官府的人也很高兴,尤其是程总镇,这阵子每天都是咧着嘴的,嘴角几乎没怎么下来过。 接下来,便是如何将这些红薯和土豆都销售出去了。 程总镇动用了他的一切关系,联系了一些商队。 而祝如如也找了江行,还让孟怀宴联系了月云洲,让他们也帮忙尽可能多替他们找一些售卖农作物的商队过来。 他们的红薯和土豆,又大个又好吃,商人们尝过之后,便知道这些都是好东西,不愁卖。 纷纷大批量收购。 收购价格虽然不能按照原本的市价,但因着东西好,又有官府参与,他们自然不敢压价厉害。 等这批红薯和土豆都卖得差不多的时候,不止种地的百姓们,海安镇的官府也因着收税,赚了一大笔的银子。 手里有银子了,也不用再等半年,程总镇决定可以开始先动工了。 祝如如当然也是非常赞同尽快动工的。 毕竟早一点把城墙建好,他们一家人就能早点恢复良民的身份。 因着看过了祝如如之前在村落修建的城墙,程总镇将城墙的设计工作也交给了祝如如。 祝如如倒也没有推脱。 之前她设计过城墙图纸,这次只要在之前的设计图纸上修改一些,便可成了。 倒也不用费太多的心神。 不到十天,她便将新的图纸递交给程总镇了。 程总镇看过之后,十分满意。 没多久,便组织人开始动工了。 官府的组织能力自然不是寻常人能比的,他们毕竟可以调动全镇的罪民都过来干苦力。 加上那五百多名的海寇,施工的队伍很庞大。 在祝如如的建议下,程总镇带着人将他们分散成了多个施工小队,从几处地方同时施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