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闫老二一进屋就懵了! 天爷,也没人告诉他啊,王爷咋在这屋?! 他下意识的遮掩身前身后的包袱,可咋能藏得住,一着急,背后的包袱解不下来,扭得像麻花一样。 英王一见他这个形象,便笑了。 这闫怀安真是啥都不知道。 “包袱里是什么?”英王好奇问道。 王公公帮他解下来,闫老二死死抱着,笑得直抽筋:“没啥,王爷,真没啥,就给我老师带些东西。” 他神情还算镇定,可动作拧巴,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英王来了兴趣。 “瞧着像是书本,可是你家中藏书?”他想到闫家耕读传家,闫先生当世大才,看向那几个包袱的目光便愈发明亮起来。 “不是,是……”闫老二还要再挣扎,架不住英王兴致很浓,自己快步走了来。 王公公知机,迅速将包袱布打开,露出里面杂乱的书册。 闫老二:…… 嘿!王叔这个利索劲。 看吧看吧,不是账本就是公文,也不怕王爷看。 他老师的大印小印在他怀里揣着,这天乍暖还寒,衣服穿得厚着,看不出来,王爷总不能让人搜他的身。 没有一条律法说学生不能帮老师分担公务的,他也是一时蒙住了,藏啥啊藏,大大方方的呗,没准王爷反倒不稀得看了。 英王翻看起来。 也是巧,他拿的那本不是衙门的帐,而是民团的帐。 这一看,便入了迷。 闫家人受闫怀文影响,账本多次改良,现在基本都是统一格式,前头留三页,第一页就是总帐。 闫老二给从北戎缴获的所有物资都定了价,第二三页密密麻麻的写着物资条目数量和金额,第四页还没进入正题,是一张加页,写着分给边军多少多少东西。 英王往后翻了翻,见是落到每个人头的小账,便翻了回去,重看第一页。 上面换算的总帐金额,让他吃惊不已! 再看他刚刚忽略的反面,上面写着几个日期和与虎踞官衙交接的物资数量。 好家伙! 真是好家伙! 虎踞还真是闷头干大事! 关外的北戎都快让他们杀绝了吧! 英王又开始翻。 找到一本百姓出工的记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