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睿疑惑的问道。 “常阳伯唐济弓马娴熟,否则,又怎么会成为龙骑将军,护佑宫廷,为君上效力。” “这样的武将,又岂会骑马失足而死?” “这些不过是用来搪塞外人的。” 张诚略有些气愤的说道。 “那他是?” 张睿说道。 “龙骑营是天子亲军,人数虽然不多,满员编制只有一万人。龙骑将军以及龙骑营,只向当今的国君效忠,其他人无权调动。” “当初君上能顺利继位,也和当时的龙骑将军有关系。” “你太爷爷张维贤,当时不仅执掌京营兵权,还掌管着龙骑营一万人,有他制衡阉党魏忠贤,咱们的君上方才顺利的登基继位。” “只是后来崇祯继位之后,他听信那些东林党等文官集团的谗言,开始打压我们英国公府,陆续架空我们英国公府等不少勋贵们的兵权,开始重用那些文人,龙骑营也渐渐被他打压、分化,失去战力。” “十五年前,崇祯和文官集团因为蓟辽总督袁崇焕的事情而闹翻,后来他为了对付文官集团,想要重新启用龙骑营,于是将常阳伯唐济越过内阁,破格提拔为龙骑将军。” “当时大刀阔斧的想要和文官集团博弈一局,但后来,咱们的这位皇上因为一个人,却是败的彻彻底底。” “他不仅输掉打压文官集团的机会,也将常阳伯唐济也输掉了。” “也输掉了大明的未来。” 张诚说道。 “......” 张睿没有继续说什么。 心情有些沉闷。 话听到这里,他又不傻,又岂能听不出来。 这一次崇祯摆明又将他当成和文官集团“博弈”的筹码,将他当成另外一个“常阳伯”。 天家无亲情。 如今看来,君臣之间也没有什么感情。 难怪史书记载,崇祯刻薄寡恩,擅长甩锅,果真如此。 待他们英国府如此。 常阳伯唐济如此。 袁崇焕等大明将领亦是如此。 他失的不只是民心,还有满朝文武的心。 四方将士的心。 也难怪捐钱救国的人这么少,勤王护驾的人这么少。 (崇祯的人品实在是太差劲儿,谁会为他卖命) 张睿记得在历史书上记载,凡崇祯一朝,他换内阁首辅比换裤衩子还要勤快,六部的尚书亦是杀了不少。 他只知道推卸责任,甩锅,没有一丁点儿的担当。 先不说别的,张睿清楚的记得,当初的陈新甲,作为崇祯的秘使和建奴谈判议和。 建奴皇太极建议,不再称臣,从此和大明国平起平坐,两相安好。 后来,也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就让文官集团给知道了,他们联手弹劾陈新甲“卖国求荣”。 为了他的面子,崇祯作为大明国君,竟然甩锅给陈新甲,说一切都是陈新甲自己的意思,与他无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