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黄师傅马上惊出一身冷汗,恨不得指天发誓,响亮道: “我妈在给我找了,过年就相亲!人家是杭市上班的,过年才有空回家。” 村长才不信他的嘴,要是有这么个人,他妈还不宣扬的天下都知道?但转眼一看这小黄早就臊得满脸通红,出了刚才这小子让自己追车跑的气短的仇,村长嘿嘿一笑也就放过了他。 旅途无聊,村长放弃挤兑小黄师傅,转头就和夏晚聊了起来。两人七聊八聊,一路上时间倒也过得快。 很快早上5点半的时候,车子已经轻车熟路的开进了四季清。 夏晚先一步下车,嘱咐小黄师傅把村长送去他儿子小区,自己则背着挎包,转身进了市场。 一切都是老样子,拥挤着货物和人群,夏晚七拐八绕的就进了红姐的铺子里。 红姐正在抹指甲油,懒懒散散的歪靠在椅子上。见人来了,又是个熟人,也懒得站起来招呼,只淡淡甩来一句: “来了?” 夏晚走过来,将刚才在路边上买的早饭搁到桌上,笑道: “早饭没吃吧?你喜欢的胡辣汤和油条,是门口胖老头哪里买的,你常吃的那家。” 红姐斜瞥了一眼,点点头,道: “是的,他是我老乡,就他做的胡辣汤的味才是最正宗的。” 红姐,豫南省人,从小红到红姐,她花了十五年时间,一个女人无依无靠的在大城市能凭着一己之力在四季清有了一家商铺,彻底站住了脚跟,足见她的本事之大。虽单身多年,性子懒散,但她精致时髦,还能说一口地道的杭市话,识人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当初第一眼就看出夏晚并非池中之物,有意和她交好,一来二去两人自然就成了朋友。 红姐将指甲油吹吹干,来回仔细打量下才收拾好了桌子,拆开了面前的早饭,低头就吃了起来,她从不说谢,这些都是虚的,虚礼是对待那些喜欢虚头巴脑的人的,从第一眼看到夏晚时,她就知道这姑娘实诚,是个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不喜欢去搞虚礼的人。 所以,时常夏晚给她带些好的东西,有时是湖市应季的特产,有时就是顺手的早饭等等,红姐也会回报她稳定,优质的货源,在选货识货上,夏晚省了不少心思。 两人都是情商很高的人,日子久了,相差十几岁的年纪倒也相处的越来越舒服,有着一种无言的默契。 灯火通明的服装店,时髦前卫的衣服,吸引了不少人过来店里挑选,夏晚老神在在的捡了一张椅子做了,将红姐吃的干净的早饭利索的收拾了干净,红姐早自顾自的去招呼客人选货打包,忙碌非常。 上午8点半,基本上过来挑选批发的客人都结束了采购,红姐的店也渐渐没了人,红姐左右望了下,将卷闸门拉了大半,摁掉了大灯,只留几盏勉强照明的墙灯还亮着。 “人我找到了。” 红姐难得泡了一杯茶,放到夏晚面前低声道。 夏晚手里捧着热茶,微微一笑,道: “什么样的?” 红姐捂嘴笑,显得风情万种: “一个旧人,人不错,之前一直住沪市,最近要谈生意才来了杭市,他和羊城服装厂老板认识,上次你要的羊城货我就是问他要的。” 夏晚听出了故事,但她不是一个八卦的人,倒也没多询问,只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