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黑市一般早上人比较多,基本到下午二三点钟后就没什么人买东西了。所以收摊也就早一些。 既然已经决定摆摊卖凉皮了,那就得做好充足的准备。 原材料需要的也不少,现在看来只有面是暂时够用的。其它的像油盐酱醋之类的,也得备些。 特别是碗筷,那个年代上哪弄塑料袋装凉皮去,只能自己想办法。 家里的碗虽然有一些,但既然要出摊,那家里这点碗筷就根本不够用,并且还都是掉了碴儿的。 再说碗不够,人家来买凉皮,你总不能让人家用手抓吧? 所以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去黑市买些碗口出的竹子回来。拿它来做碗筷。既经济又实惠,并且还可以反复使用。 有了钱就是好办事,到了黑市,不大会儿的功夫交易就完成了。 将半车粗大的竹子装上车,又买了些调料,便赶着车回了家。 接下来的便是利用竹筒制作碗筷,这个过程不算繁琐,只是费时。 首先就是把粗细相当的竹子锯成小段,留下竹节当底。然后再拿着木锉将竹筒打磨。 直到整体光滑细腻,要不然谁吃个凉皮再把嘴给划破了,不但人家受伤了不好说,最主要的也是影响生意。 当然这些还是不够的,他要在竹筒上做上他独有的印记。 将灶坑点燃,拿着根细铁丝烧红后,在竹筒上烫了起来。 很快每一个竹筒上都烫上了四个大字。 “陈氏凉皮!” 当然还烫了几朵小花作为点缀。 做完这些工作后,陈冬又将做竹筒剩下的废料,用柴刀劈开,量好大约二十五厘米左右的长度,再用菜刀削成竹筷。 等这些工作做完的时候,太阳已经快下山了。 他数了数,一共做出了58个竹筒,60多双筷子。想着眼下这些应该够用了。 再看看剩下的竹子,随后放到了仓房里留着备用。 又炸了半盆辣椒油,留着出摊时现用。 现在看了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了,就等着明天一早摘点青菜当配菜了。 青菜这东西,头一天摘下来,第二天就不新鲜了,口感也没有现摘的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