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授课地点在星光塔的奥术回廊。穹顶之上星图流转,地面是巨大的、由流动能量构成的复杂立体法阵模型。教授是位极其严谨的中年矮人符文大师库克。 库克大师的矮人胡子被他激动时喷出的气息吹得一翘一翘,唾沫横飞:“逻辑!孩子们!魔法不是随心所欲的放烟花!每一个成功的法阵背后,都是稳定、自洽的能量回路逻辑结构!力量引导节点!稳定性是基础中的基础!” 他演示了一个基础的“光照术”立体法阵,强调着节点间能量回路的平衡。 这次,库克大师点名让宿聆叙上前尝试构筑最基础的“浮尘”阵列。 宿聆叙站到能量操作平台上,面对着虚空投射的基础节点模型。 他没有吟唱,没有任何夸张的动作,只是伸出那双如同演奏古典钢琴的手指。 哒、哒、哒。 指尖在预设的虚空中稳定点落、滑动、连接。每一次指尖落下,空中便无声地凝聚出一个微小却结构极其精准的、如同钻石切面般规整的能量节点。 节点与节点之间,他划出的能量连线纤细、稳定、弧度恰到好处,没有任何冗余和振荡,如同用最精密的激光蚀刻出的完美电路! 整个基础的“浮尘”阵列在他手中,如同行云流水般被构造成形。最终节点闭合的刹那,嗡一声轻鸣,所有节点稳定点亮,光芒均匀恒定如同精密的工艺品! 其结构的稳定性、能量的利用效率、形态的精准度,远远超过了库克大师要求的“基础”标准,甚至接近高阶阵法的完美结构! 库克大师张大了嘴,他的矮人胡子这一次彻底僵硬不动了,眼珠子几乎要掉下来:“孩子……你……你以前学过?这结构!这稳定性!这效率!精准得像元素女神亲手雕刻的模版!” 周围的学生也发出低低的惊呼。 宿聆叙只是收回手,眼神清澈平静:“没有。只是遵循了最合理的几何结构、能量守恒定理和最优路径预设。逻辑通顺,结构自洽,自然稳定。” 齐曜则趴在操作台边缘,他的光脑屏幕分成了好几块——一块播放着宿聆叙构建过程的超高速摄影慢放(光脑自带的基础功能),一块是快速建立的数学几何模型推导节点结构,还有一块竟然是在利用光脑剩余不多的算力,试图将库克大师演示的“光照术”法阵结构,转化为他理解的……某种图形化代码逻辑框架! “看吧看吧!回路结构分支点!嵌套逻辑循环!这分明就是个实体版的超复杂嵌入式程序!核心是模块化和能量流向控制!”他激动地用手指戳着光屏,对一个听得一头雾水但好奇的年轻法师解释,“这里!这里完全可以优化成子程序调用!减少节点冗余连接!这破法阵效率至少能提升20%!就像给代码瘦身!”他越说越兴奋,手指飞快在虚拟键盘上敲打,试图用图形化逻辑框架去“注释”复杂的魔法阵。 年轻法师看着光屏上那些方块箭头和看不懂的符号组合,一脸茫然:“代码……瘦身?优化……魔法阵?”一种叫“降维打击”的懵逼感油然而生。 第三日:力量的克制与科技的震撼 课程:《元素掌控基础与能量约束(白魔法学院理念践行)》 场地是位于巨大古树枝杈平台上的露天训练场。 微风吹拂,视野开阔。教授是位笑容恬淡、穿着素雅月白长袍、气质空灵的女子。她教导的不是如何释放更强的攻击,而是如何精准控制能量,让一颗蕴含生命之水的种子在掌心温柔地萌发、生长、最终开出一朵不会凋零的能量之花。 祝好再次被邀请尝试控制一枚火元素晶核的能量。有了前两天的体验和教授关于“意志引导能量流而非暴力催动”的细心教导,这一次,她全神贯注。 嗡。 一缕温暖、纯净的金红色光焰在她掌心缓缓升腾而起,极其稳定。 光焰并不狂暴,如同被驯服的精灵,在她手心跃动、旋转,形成一个温和、纯粹、散发着舒适暖意的光团。 随着她意念微动,那光焰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形状——从跳动的小火苗,到温暖的光晕球,再到精致的花骨朵形态,最后稳定地维持在一个能量内敛、散发着阳光般纯净暖意的金红光球状态。 教授眼中满是赞赏和惊艳:“完美的引导与约束!孩子,你对能量的亲和力令人惊叹,这份控制的柔和与精准,正是我们追寻的正道之光!”这展现出的元素亲和力与控制精度,已经是极为罕见的优秀品质! 下午的自由交流环节。 祁曜终于忍不住了。他用光脑连接上了几个巨大发光藤蔓的天然发光节点(这些藤蔓的光能量稳定且强大),加上自己携带的几块星舰备用的超微型全息投影仪零件(感谢他技术宅的随身携带习惯),一番捣鼓,在训练场边缘的一块玉石平台上成功组装出了一个粗糙但足以运行的“便携式魔法光影演示平台”。 他清了清嗓子,在一小群好奇的白魔法学生面前启动了设备。 嗡! 几道柔和却不刺目的光束从藤蔓和投影器中激发出来,在他面前交织旋转,迅速构成了一幅动态的——仙女座星系全息缩略星图!璀璨的星云,旋转的恒星系,如同被魔法从宇宙中摘取了一角,呈现在他们眼前! “看!这是我们‘家’所在的地方。”祁曜指着图像开始讲解,“那个蓝色的小点,就是我们上次提到的‘启程号’!” 他手指轻点,光脑控制影像放大,一艘线条优美、细节毕现的星舰动态模型在光影中浮现。 接着是复杂的舰体结构分解、能量核心原理简述、日常起居场景轮播…… 台下,所有白魔法学生都惊呆了。他们见过最精妙的“水镜成像术”、“幻光投影”,但从未见过如此纤毫毕现、能动态展示、任意缩放、内部构造一目了然的东西! 这不是魔法幻象,这是逻辑严密、结构清晰的……造物展示! 科技的魅力在他们面前揭开了帷幕。 “这是我们利用逻辑、材料和能量……嗯,按你们的话说,‘以太’的某种规律性应用制造的工具……”祁曜努力用魔法术语解释,“虽然暂时可能打不过你们厉害的大法师,但它能带我们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探索未知!” 好奇、震撼、赞叹的目光集中在祁曜和他的光脑上。一种名为“科技也能很魔法”的认知种子悄然播下。 连旁边几位旁观的学院高级导师都忍不住交头接耳,眼神闪亮。 角落的摄像头红光在星云流转的光芒中若隐若现。 宿鸣被一群好战的精灵护卫围着,兴致勃勃地探讨体术与“自然之力”附着于武器(如精灵弓箭、木法杖)上的应用技巧。 祁连城则被几位同样气质超然的精灵长老和人类魔法师贵族围住,他们对祁连城那种融合了星际顶尖权柄与世家沉淀、既疏离又优雅仪态产生了浓厚兴趣,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气质魔法”交流。 祝卿安依旧是安静的旁观者,只有偶尔祝好需要指导时,会传递一丝细微的神念。 三天,短暂又漫长。 艾琳娜的平静、老师们的温和教导、白魔法学院如春风般包容治愈的氛围,将坠落时的惊恐一点点抚平。 对于“回家”,艾琳娜表示他们正在利用星舰残骸逸散的特殊空间频率和现场残留的魔法痕迹逆向推导空间坐标,但这如同大海捞针,非常需要契机。 每一次空间潮汐的波动都成了希望。孩子们沉浸在奇幻学院的新奇中,但大人们心底那根弦始终紧绷着。 宿聆叙已经将观察到的几个关键空间符文变种结构深深印入脑海,只差实验;祁曜的“魔法逻辑代码”笔记也加密存储在光脑的每个角落。 一切似乎都在平静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直到第三天的黄昏。 夕阳的金色余晖慷慨地泼洒在“爱情湖”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如同熔化的黄金在流淌。被“探索者号”砸沉的餐厅位置暂时围起了藤蔓栅栏。 众人结束了最后一堂关于“艾尔特里亚常见治疗草药认知”的温和课程,正由艾琳娜亲自带着,沿着湖边木质栈道缓缓行走,介绍着湖底魔灵生态的奇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