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不等沈桃桃回答,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语气带着一种卸下伪装的坦诚,“幽兰空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这道理,怀瑾自幼便听母亲讲过。可真正身处京城那繁华喧嚣,却又是最是藏污纳垢之地时,方知坚守本心,是何其艰难。” 他转过头,目光直直地看向沈桃桃,那双总是含着温和笑意的眸子,此刻竟是一片的沉郁:“我在京城多年,见过太多……冠冕堂皇之下的蝇营狗苟,见过忠良蒙冤,见过小人得志,见过为了权位,人可以变得何等面目全非。那金碧辉煌的宫墙之内,充斥着算计背叛与无尽的黑暗。” 他的声音微微发颤,“有时夜深人静,抚弄此琴,便觉自己如同这曲中幽兰,虽欲保持清姿,却终究被那污浊之气所困,不得解脱。心中……常有窒息之感。”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目光锁住沈桃桃,那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倾诉的渴望,有寻求理解的期盼,“直到……听闻北境之事,听闻沈姑娘以罪女之身,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坚守仁心。怀瑾才恍然惊觉,这世间,原来真有如沈姑娘这般,身处浊世而心怀明月,以柔韧之肩担起道义之人。” 他微微向前倾身,语气变得无比真挚,“沈姑娘,怀瑾今夜所言,句句肺腑。我并非妄自菲薄,亦非刻意奉承。我只是……只是在这漫漫长夜中,终于窥见了一线光明……” 这番剖白,情深意切。 他将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展现在沈桃桃面前,不再是那个温文儒雅,滴水不漏的守将,而是一个内心充满挣扎的灵魂。 而这一切的救赎与希望,他似乎都寄托在了沈桃桃的身上。 月光如水,琴音犹在耳畔,男子的倾诉低沉而真挚。 此情此景,足以触动任何人的心弦。 然而,就在这氛围恰到好处之时,一个沉稳冷静的声音,自亭外阴影处淡淡响起: “楚将军琴音动人,肺腑之言更是感人至深。只是云景以为,身处黑暗,心向光明固然可贵,但更重要的,是持手中之剑,劈开这黑暗。知音难觅,固然是人生幸事,然天下苍生待救,恐容不得我等在此过多感怀伤情。” 谢云景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亭外石阶之下,一身玄色劲装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他面容平静,目光却如寒星,直射向亭中的楚怀瑾,瞬间将那份月下倾诉的旖旎与感伤,拉回了现实冰冷的轨道。 沈桃桃心里哭笑不得,谢云景真的是破坏氛围第一人啊!她差点忘了,他浪漫过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