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尽管“废立”之事干系重大,但在当前近乎亡国的危机下,这已是唯一能打破政治僵局、凝聚反抗力量的唯一途径。 殿内众臣在经过短暂的骚动与权衡后,绝大多数人纷纷跪伏在地,高呼:“太后圣明!臣等附议!” 有了大义名分与主流朝臣的支持,后续事宜迅速推进。 宗人府即刻查阅玉牒,在仅存的、未被挟走的年幼皇子中,择一位年仅六岁、母族背景相对简单、易于掌控的皇子龙恒为新帝。 三日后,一场虽然仓促却仪式庄重的登基大典,在历经劫波的龙渊城皇宫举行。 萧玉鸾作为皇太后,亲自为小皇帝披上龙袍,垂帘听政,总揽朝局。 新帝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便是昭告天下,痛斥萧文渊、萧玉凰父女篡逆之罪,废黜幽州伪帝,定其为“北阙伪朝”,号召天下忠臣义士共讨之! 同时,加封杨昊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督平叛诸军事,敕令其整军经武,准备北伐。 自此,大乾王朝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南北二帝”并立时期。 龙渊城的“龙渊朝廷”,占据着法统、地利(旧都)与大部分南方疆域,以及杨昊的强悍军力; 幽州城的“北阙伪朝”,则控制着名义上的“皇帝”和部分朝廷架构,背靠魔门势力,盘踞北方。 新帝龙恒登基次日,龙渊朝廷尚未来得及细细消化新朝初立的繁杂事务, 一则来自北方的讨逆檄文,便如同冰水泼入滚油,在金銮殿上炸开了锅。 檄文以被挟持的“幽州皇帝”名义发布,措辞尖锐,颠倒黑白,斥责龙渊朝廷 “擅行废立,目无君父,实乃国贼”, 并宣告奉天讨逆,起大军南下,诛逆贼,正朝纲! 这赤裸裸的挑衅,选在新帝登基的第二天,其用意恶毒至极。 纵然天下有识之士皆知其伪,但被一个掌控着“皇帝”名义的政权公然讨伐, 对于龙恒新朝的威望,对于龙渊朝廷的合法性,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朝堂之上,群情激愤,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陛下,太后!北阙伪朝,猖狂至此!” “臣请即刻颁诏,北伐讨逆,以正国法,以安民心!”一位老臣须发皆张,出列奏请。 “臣附议!” “必须予以迎头痛击!” 垂帘之后,萧玉鸾太后凤眉紧蹙,她深知此战不可避免,但新朝初立,百废待兴, 南方四州虽在杨昊掌控之下,但整合其他州郡仍需时间,仓促北伐,胜算几何? 她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下首站立,面色沉静的杨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