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宴席终于散去。 殿下绍从城主府上离去。 从府里一步步朝外走去。 宴席上左右的官员,纷纷离席向殿下绍作揖。 殿下绍走一步算一步就要停下来,向上前道贺的官员回礼。 殿下焕,殿下冲二人见了殿下绍如此,心底都是百般不是滋味。 最可笑就是三殿下殿下冲,也是当朝晋元帝的子嗣,虽说比殿下绍差点,但同样的殿下,但他现在如此高的威望,而自己呢? 想到这里,殿下冲痛饮一口闷酒。 殿下焕心底也是不平,连喝了好几口闷酒。 至于背地里的世家们,也是脸色难看至极。 殿下焕摇头道了一句:“还是大哥有手段啊,三哥,你以后还能压住大哥吗?” “以往父皇心未定,尚有可为,但现在民望甚高,太子殿下岂是我等可以打压。” 殿下焕点头道:“我明白了,希望这次可以和大哥真真正正的冰释前嫌吧,得罪了他将来后患不小。” “此事不论,眼下说什么还是太早,攻心为上。若是王相站在我们这边,再加上世界大臣们支持,内阁就是二对二。如此话语权我们也能多些,朝局也可维持。” “不好说,咱们可是一直劝不动他王相,只要他不肯,我们也无可奈何。 现在又多了那些个新进的举人官员们,大哥的地位在内阁还是稳如泰山。” “哪又未必,这一次王相学徒回城,我们不如劝劝他,他与我们可是有年谊啊,又是王相最得意的门生。” “这倒是一个办法。” 二人看向众官员们还礼的殿下绍,对方有如此好人缘,在官员中有如此声望,这是他们没有料想的,想到这里他们二人不约而同叹了一口气。 这一段路不长,但至少有几百名官员向殿下绍道贺。 “太子殿下一封少年说文章震惊公卿,下官心中仰慕已久。” “太子殿下,大家就盼着你一正风气,匡扶天子,我等终于等着这一日!” “太子殿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这次取得金科状元可一兴朝廷正气!” “恭贺殿下了,殿下爱民如子实至名归!” “太子殿下,在朝为殿下,在外为院长,事功之学如斯也,下官愿效太子殿下事功之学,终身行之。” 面对如此多官员向自己道贺,殿下绍心底有一等感动。 这就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能不识君'。 有上有父皇与王相的支持,下有百官的拥护,自己的事功之学,正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天下读书人的支持。 他并非是一个人孤独前行,多少有志之士都是我的知己,身上满满的肩负着天下有志之士的期望。 现在他荣升成才书院的院长之后,终于是可以有一番作为,到了大展拳脚的时候。 如此他又何愁前方没有支持我的人呢? 此时此景,自己何必拘着。 殿下绍停下了脚步,目光扫过向自己祝贺的百官,他当下抱拳道:“多谢诸公期许。在下不才,常自问所学常所为事?每当夜间反思,在下告诉自己就是为了不负圣贤之教。何为圣贤之教?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的好。” 众官员齐声喝彩,不少年轻的官员激动之下,流下了眼泪。 午后的阳光正落在殿下绍的身上,众人仰视这位年轻的太子殿下仿佛光芒万丈。 此刻此景殿下绍不由豪情满怀,何为绝学,事功之学,何为开太平,努力创办学院。 此心坚定,我定有一番作为的! “今日就请诸公与在下一并为父皇尽心,为天下百姓尽力!在下多谢诸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