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小锅里糖已经熬化,但看颜色还欠些火候。 虽然司马绍没亲手做过,可也知道糖要熬得久一点才好。 “糖再多熬一会儿。”司马绍上前指点,拿起山里红、海棠果、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一股脑全放了进去! “其实,把一个个的山楂扔进锅里滚一下,拿出来也好吃。”司马绍又想出了一个偷懒的办法,立刻招来了小妹的白眼。 嘿嘿,司马绍干笑了两声,说道:“把山药切成小块,做出来也好吃。” “我来削山药。”庾文君一听吃的,那肯定是不嫌累,转身就去拿苹果和小刀。 眼看着糖熬得微微发黄,司马绍拿起一块山药在锅里滚了一下,动作仔仔细细,粘得很。 好吧,基本差不多了。 司马绍把沾好糖的山药轻轻摔到了旁边的油纸上,笑道:“凉一下就能吃了,酸酸甜甜、消食解腻。” 两女看着晶莹的山药,忍不住咽了下口水,就站在跟前眼巴巴地瞅着。 司马绍继续,动作迅速了不少,越做越是熟练,一会儿就把几十串糖葫芦做完了。 这时,寻阳和庾文君已经弄好了一碗新的食材,又串在竹签上,央求司马绍继续。 “明天送进宫里,让弟兄几个和父皇一块都尝尝。” 司马绍拿起一串冰糖葫芦,递给小妹,笑着交代道。 寻阳胡乱点头,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 甜蜜蜜的糖,酸酸的果,简直就是小孩子的最爱,对她也不例外。 “不粘牙就说明很成功。”司马绍笑着示意两个侍女也来吃,便随手把活儿交给了旁边学习的厨子。 几个小丫头吃得欢快,还是莹儿最好,知道给司马绍也拿上一串。 ...... 过年,司马绍是很复杂的心态。 在前世,年过得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有年味儿,而节日的氛围,倒象是有人在刻意地支撑着似的。 或许是年龄的增长,再也找不到儿时的欢乐。 也或许是年味儿本来就有,可自己却一边闷头玩手机,一边感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了…… 转眼便是除夕,司马绍很庆幸自己还不算是朝廷官员,不用抛下亲人进宫陪着父皇一块守岁。 尽管皇家御宴的食物肯定很是精美,舞女歌姬的表演也很精彩,可谁不想放松,谁想跟着皇帝熬一宿呢? 天刚蒙蒙黑,庾文君便迫不及待地拉上司马绍,跑到街上去参加驱傩。 寻阳、楠儿莹儿也雀跃地跟着,司马绍不得不让顾昌等侍卫们随身保护。 所谓的驱傩,通俗地说就是跳大神,是在除夕举行的一种驱除疫鬼的仪式,以祈求新的一年人人健康平安。 在东晋,“驱傩”可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种。 官方的,叫“国傩”。国傩由寺庙主持,地点是皇宫殿前,场面很大,参演人员众多,很闹腾。 而民间的驱傩就比较简单随意了,按古代人的风俗,在除夕夜天将亮前,要进行一项所谓小儿卖痴呆的活动。 南宋诗人范成大《卖痴呆词》就有描述:“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招人买。二物与人谁独无?就中吴依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从这首看似诙谐幽默的词句中就可以看出,这一风俗饱含着古代人良好的心愿,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聪明伶俐。 司马绍等人则是凑热闹瞎起哄,跟着驱傩的队伍瞎晃悠一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