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猜谜-《咸鱼:我大晋皇子绝不登基》


    第(2/3)页

    司马绍虚扶了一下,问道:“事情可是办好了?”

    “办好了。”苏荷答道:“文契马上便能写好。”

    老鸨陪着笑,说道:“殿下开口,给奴家一万个胆子,也是不敢相欺。”

    “在下这里先谢过了。”

    司马绍拱了拱手,说道:“这诗也想得七七八八了,笔墨纸砚准备一下。”

    老鸨赶忙让人准备,琴儿十分有眼色,亲自上前铺纸磨墨。

    “既是在小年唱的,便须应时应景。”

    司马绍起身提笔,装模作样地想了一会儿,沾满墨汁,挥毫书写,一气呵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琴儿低声吟诵,眼睛亮了起来。

    待司马绍写完,立刻便拜倒致谢,“多谢殿下赠诗。”

    司马绍呵呵一笑,放下笔,端详了一下,不管是字,还是诗,都觉得满意。

    老鸨见琴儿拜谢,自知这诗不错,也就放下心来。

    这时,文契已经写好,送了进来。

    老鸨与苏荷画押,算是了结了这桩买卖。

    看着老鸨又挤眼泪,司马绍心中赞叹,这演技真不错。

    事情办完,他也不再久留,起身便欲离去。

    苏荷拿到卖身契,便迫不及待地离开这里。只拿了个小包袱,便随司马绍出了醉仙楼。

    虽然醉仙楼不是监狱,苏荷也是能够外出。

    但此时见到外面的天地,却是迥然不同的心情,就仿佛鸟儿离了笼,眼前是一片自由,任自己随意翱翔。

    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好像外面的空气也是从来没有过的新鲜舒爽,苏荷眼圈一红,差点掉下泪来。

    司马绍看了苏荷一眼,为她感到高兴,也理解她的心情。

    停顿了半晌,司马绍开口说道:“苏荷姑娘可有去处?若是暂时没有,可先去我府邸厢房同住,慢慢再找寻不迟。”

    苏荷微低下头,说道:“奴家倒想在戏班安身,只恐主人不愿。”

    “且去问过再说。”司马绍笑了笑,伸手向着马车做了个相请的手势,“在下还有一事要苏荷姑娘出马相助呢,咱们车内细谈。”

    虽然戏子的社会地位不高,但却是自由之身,也不用出卖身体,强装欢笑。相对于艺伎来说,依然是苏荷所希望从事的职业。

    不然能怎么办?

    赎身银几乎是她多年的积攒,现在所剩无几,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

    络绎不绝,人头涌动的建康城内的全民狂欢还在热烈进行中。

    一群人走在街上,时进时停,好像在观赏着五颜六色的花灯。

    但真正赏灯玩乐的却只有中间的一男一女,外围的汉子虽是便装,身上却散发着威严气息,令人不敢直视。

    晋元帝驻足于一处店铺所设的灯谜处,仰头捋须,看着灯谜,不由得微微一笑,说道:“阿荀来看,这谜语甚是有趣。”

    带着纱巾的荀氏移步上前,抬头看了看,也笑着颌首,说道:“确实有趣。不知老爷可猜出来了?”

    本来她是没有资格出宫的,只是一个宫女。那么多妃嫔没选,反而选了她,这里面绝大多数是因为她有个好儿子——司马绍。

    虽然有父皇的恩准,随他微服赏灯。

    可该有的遮掩还是不能少,荀氏可不是那种不知轻重、恃宠放纵的女人。

    晋元帝呵呵一笑,伸手指了指店铺的牌匾,说道:“这可是绍儿的铺子,卖火锅和烤鸭,据说过年期间还有诸多奇巧物件,建康城内只此一家。”

    荀氏很是惊讶,她还真不知道这事。

    可很快就恢复了淡静,笑道:“老爷怎地如此了解,妾身却是一点不知。”

    晋元帝笑着说道:“看那店铺的楹联,还有这灯谜的笔迹,应是能看出是何人所写吧?”

    荀氏仔细端详之下,不由得笑道:“妾身未及细瞅,这不是绍儿的笔迹吗?”

    “堆金积玉无双美,聚宝藏珍第一家。”晋元帝诵念着楹联,微微颌首,笑道:“寓意不错,辞句也好,就是这口气大了些。”

    荀氏呵呵一笑,说道:“聚宝藏珍第一家,确是招摇了。”

    说着,她仰头看着灯谜,岔开话题,说道:“难道这谜语也是绍儿所出?依这楹联的格式,倒是很像。”

    “写楹联嘛,自是绍儿的拿手。”晋元帝也把注意力集中到谜语上,“口中含玉确如玉台下有心实无心,嗯,倒是很有意思。”

    荀氏不由得捂嘴失笑。

    晋元帝看了爱妃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也拿司马绍没有办法。

    “老爷,妾身猜出了谜题。”荀氏笑着说道:“谜题是一个字。”

    晋元帝微一沉吟,笑着点头,说道:“我也猜出来了,乃是国家的国。”

    荀氏笑了两声,连连点头。

    “我猜得可对?”晋元帝伸手唤过一个伙计,开口问道。

    “客官猜对了。”

    伙计是个精明的,看这帮人占着这摊,别人都进不来,便知不是寻常人物,满脸堆笑地说道:“这里陈列的便是奖品,客官可任取一样。”

    “只能取一样儿啊!”晋元帝示意荀氏上前挑选,却故意调侃道:“听说这铺子日进斗金,怎这奖品如此小气。”

    伙计笑着解释道:“客官有所不知,我家这灯谜的奖励是翻倍的。猜中一个给一个奖品,猜中第二个便给两个,猜中第三个便是四个,以此类堆。”

    哦,晋元帝立时有了兴致,笑道:“这倒新鲜,怪不得只四个灯谜,却有如此多的奖品。待我再来猜谜,把你家的奖品拿走大半。”

    “老爷威武。”荀氏凑趣般地赞上一句,伸手从奖品中拿了一个瓷制的小玩具,仔细端详,笑道:“这是猪嘛,怎地这个模样儿?”

    二师兄你不认识吧,穿上衣服就是不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