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与倭谋事,野心勃勃-《诸君,且听剑吟》


    第(1/3)页

    第39章  与倭谋事,野心勃勃

    姬载和东瀛人可谓是臭味相投,在莲池起义时期,当时荆州之战陷入胶着,地方军队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听调不听宣,各地联军没有推选出具有战略性实际意义的统帅,联军之间彼此有隔阂,无法真正统一战线,这让那些年逆党钻了空子,贼军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占据了荆湘地区大部分土地。当时皇帝陛下整日忙于公务,焦头烂额,这时,姬载觐见,提出了方针,让皇帝陛下调驻扎在江南沿海一带的东瀛舰队从曲江长驱直入,参与战争。

    皇帝一听,本来想拒绝,毕竟是大凉内部自己人的矛盾,关起来打架始终是一家人,东瀛毕竟是蛮夷,是异邦,要是让东瀛人觉得大凉帝国连内部区区几波流寇都剿灭不了,岂不是被人当笑话?

    姬载不愧老谋深算,当时就跟皇帝说这些东瀛人狼子野心,在大凉沿海屯兵,恐怕是在酝酿阴谋,在蓄谋产食大凉社稷。此番调集东瀛舰队赴荆州作战,一则,削弱东瀛人的军队,如果东瀛人拒绝参战,那就趁机要挟一笔,将他们驱逐出境,以绝后患;二则,也能借刀杀人,荆州之战局势太复杂,如果拖延下去,到时候地方联军必定求援朝廷,到时候皇帝为了维护皇室尊严,只能中州铁军参战,到时候,一定会削弱中州铁军的实力,得不偿失。

    皇帝陛下思前想后,发现的确是这个道理,当即就降下了圣旨。

    再然后,随着东瀛北海道军府的水师舰队从曲江一路航行参与战争,那群反贼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被杀得抱头鼠窜。其实,并非是地方联军不给力,当时参与战争的益州军、荆州军、湘州军、赣州军等诸侯,都是虎狼之师,只是因为特殊原因,彼此之间为了利益,想发战争财,始终无法统一战线,军力无法贯彻,自然无法覆灭反贼。

    对他们来说,战争打得越久,腰间的钱袋就越厚,还能吃军饷,怎么能轻易之间停止呢?

    但东瀛人一参战,几大诸侯不得已放下仇怨,迅速达成结盟,最终,在几方势力组成百万大军的钢铁洪流之下,那些反贼犹如一样被连根拔起。

    事后,皇帝陛下龙颜大悦,论功行赏,召见了北海道军府的统帅竹下未卜入京觐见受封。有姬载从中擀旋,竹下未卜才知道是姬载在皇帝身边提出的诉求,从那时起,二人就开始密切联系,一直到现在。姬载所图过大,和竹下未卜一拍即合,竹下就从东瀛带来了丹丸。是一种用天材地宝熬制的宝药,如果偶尔吃,可以延年益寿,养颜蓄精,活络筋骨,但如果长期吃,是药三分毒,那就相当于是一种慢性毒药。姬载把这种丹丸献给了皇帝陛下,如此又过了几年,现在皇帝陛下身子骨虚弱,一天不如一天,脑子糊涂,说话都说不清了,随时要驾崩了。

    总之,姬载垂涎皇位。

    竹下未卜要的也不多,他们东瀛人想要大凉帝国的吴越两州广袤的土地,作为东瀛人自己的领土。

    对于这个,姬载心里冷笑,在他眼里,只有利益,而无盟友,若他真登基称帝,第一时间就会发动对东瀛全面的战争,不仅要把这些狼子野心的东瀛人驱逐出大凉,还会派兵一路打到东瀛去,杀光他们的军人,奴役他们的男人,夺走他们女人的廉耻,将他们的孩子视为牛马,永远无法翻身。当然,姬载深谙权谋,这些他只藏在心里,从不告诉任何人。

    “王爷,快了,恐再过一年,皇帝陛下就要仙去了,到时候王爷可别忘了和鄙人的约定。”竹下执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