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既知我名,安敢犯境-《诸君,且听剑吟》
第(2/3)页
太安二十四年一月二十日,东瀛第二盟军先锋部队兵临苏州城外十里驻扎。
有使臣来到城下,被金陵军俘获,送进了郡守府。使臣进城后,看着空荡荡的大街小巷,若有所思,有士兵踹了他一脚,骂骂咧咧道:“看什么看,活腻歪了?”当即就命人把他眼睛蒙上,免得此人看到了金陵城的防御工事。
一路进了府邸,有士兵将他压在地上,恶狠狠道:“跪下。”
孙良摆手:“远来是客,切莫怠慢。”
“遵命。”
使臣起身,被解开了蒙面黑缎,他下意识打量四周,殿内是十几位将军,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盯着自己,他一眼看到公台上端坐的老将孙良。孙良年岁已高,步入晚年,这个白发苍苍的六旬老人,却是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一点不显老态。使臣与孙良对视一眼,就慌乱别过目光,他只觉得眼前的不是一个迟暮的老人,而是尸山血海。金陵孙良,江东名将,果然名不虚传。
“将军,我乃是东瀛第二盟军本州军前锋军团骁领,牧野九次郎。”
孙良淡淡地看着他,“哦”了一声,轻笑道:“看你军衔不低,是东瀛从五品,怎会以身涉险,来担任使节?”毕竟,有陆沉斩杀使节泄愤拒不投降的先例,东瀛人也应该知道大凉军队并非是每个人是讲究的,总有的不讲道义,使节这个职务,便成了烫手山芋。
使节微微鞠躬,沉沉地说:“将军乃是当世名将,威名远播,我家大将军相当敬佩将军的为人,特命末将来送上劝降书。”
孙良大笑:“哈哈哈哈。”
他笑声豪迈,嗓门极大,十分粗犷,使节听得浑身汗毛竖起,又看到十几个将军凌厉的布满杀机的目光,更是毛骨悚然,心有畏惧。按理说,金陵军不过数万兵卒,东瀛军数倍于他们,他不该胆怯才对,可转念一想,连苏州战役都打得这么艰辛,遇上这江东第一老将,他实在没底气,他心中升起一股不详的预感,如果孙良要死守金陵,恐怕盟军所付出的代价,远比苏州。
“既知本将威名远播,安敢犯我境界?”孙良笑声戛然而止,苍老的脸庞露出从未有过的坚定,他居高临下地看着使节,后者没骨气的“扑通”一声,直挺挺跪下,使节双腿哆哆嗦嗦打颤。
孙良的口吻带着质问。
再加上十几个将军审视的想要吃人的目光,使臣脸色惨白,他咽了咽唾沫,无力耸拉着脸:“将军是英雄豪杰,我家大将军仰慕将军威名,不忍老将军死守落得凄惨下场,特命我来劝降。”
孙良收敛目光,淡然挥手,道:
。“劝降就不必了。”
“孙某一生作战,当竭尽全力,从不知道什么叫后路,孙某的字典里,也不知道‘降’这一字该怎么写。”
“回去转告你们大将军,有我镇守金陵,十万个人来,十万个死。”
使节哆嗦点头,“我一定转告将军。”
“送客。”
……
使节被士兵送出金陵城后,尽管旭日悬挂高空,暖洋洋的日光驱散了冬天的寒意,可牧野九次郎仍然觉得浑身冰凉,那是从心田蔓延全身的寒意。孙良让他感到害怕,那是一种对自己盲目的自信,是让人忍不住匍匐跪地的害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