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习深积极备战,陆仟放弃海陵-《诸君,且听剑吟》


    第(2/3)页

    要知道,淮阴谈判只是谈判,签署的协议也只是无条件释放林孤命,只是细节尚未公开,才给了无数人遐想的空间。淮阴谈判,并不是宣告着大凉和东瀛停战,相反,只是更大的一场战争来临的前兆。

    这时,樊褚走来,轻声道:“驸马爷,杨万里求见。”

    “请。”

    陈词收起心神,出了大门,命人热几盘酒菜,备一壶浊酒,杨万里愁容满面,这个糙汉子,自从两天前吴王毅然打算回京请罪,他就再也没笑过,一直是这般心事重重的模样。见昔日膀大腰圆十分豪迈的杨万里大将军变得这般憔悴,陈词为其斟酒,旁敲侧击其来意:“将军,吴王走的时候可曾给你下什么军令?”

    “驸马爷,您也别打听那些了,我今日来,有一事相求。”

    “将军但说无妨。”

    杨万里叹了口气,双手接过陈词递给他的一碗酒,一饮而尽,说道:“实不相瞒,驸马爷,吴王走的时候命我遣散部众,将军饷分了,留作将士们的安家费,无需为江东社稷死战下去……”

    “啊?”陈词佯装惊讶,其实他早就知道吴王的打算了,于是问道:“将军不觉得遗憾吗?倭寇肆意践踏江东社稷,百姓流离失所,金陵、苏州、广陵,牺牲了那么多将士,死了那么多同胞,说不打就不打,将军甘心吗?”

    杨万里眼睛红了,直勾勾看着陈词,旋即,他攥紧拳头,闭上眼:“我当然不甘心,可是军令如山……再说,吴王的担心是对的,唉,再打下去,无非是徒增伤亡,就这样吧,府库里没有多余的饷银了,也没多的粮食了,耗到最后,弹尽粮绝,多添些尸骨罢了。”

    吴王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干脆跟着严冬一行人刺配回京,听候发落,且不说他指挥不利,不抵抗撤军,让江东六郡悉数落入东瀛人之手,再者,他欠下户部一大笔金钱,无力偿还,他想拿慕容氏世袭罔替四百年的爵位换取江东残余部队的余生。

    “那你……”

    杨万里赶忙抱拳,铿锵有力道:“末将是有一事相求,希望驸马爷收下我,我愿投入驸马爷帐下,当驸马爷的一个兵。”

    陈词诧异之色浮于表。

    要知道,自己兵将颇少,只有区区两千余人。

    凭借杨万里的身手和地位,随便去哪里,都是座上宾,何须来投奔自己?不过很快,陈词就明白了杨万里的意图,杨万里乃是润州总督,地位尊崇,不逊色那二十八镇援军的主将,眼下吴越大部分都沦陷了,连吴王都走了,留给杨万里的选择,要么是自己招兵买马单干,要么是加入盟军,但他无兵无将,还曾担任过总督,那些地方州的将军自然会有警惕之心,最后一个选择就是加入吴州牧习深的阵营了。可是他杨万里最看不起习深,和吴北军有隔阂,这个选项也就被否决了,所以,杨万里才不得不来找陈词。

    陈词略一沉吟,也没拒绝,眼下战事吃紧,正是用人之际,当即颔首道:“欢迎将军加入。”

    “驸马爷,您同意了?”杨万里没想到陈词同意的这么快。

    “嗯,正巧,我虽有两千兵马,但却无优秀将领,樊褚虽文武双全,但他要保护公主的安危,如今将军愿意加入我的阵营,也好为我统领兵马。”

    杨万里狂喜,当即半跪,捧着拳礼,正色道:“末将杨万里,谢驸马爷抬举,末将定当为驸马爷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将军请起,将军请求,言重了。”

    接着,杨万里又说他还有三千多将士不愿意走,都是他的亲信部队,其大都是孤寡之人,希望陈词也一并收留,为了怕陈词拒绝,杨万里还说他的部下都不收军饷,只要给口饭吃,能打东瀛人就行。陈词欣然同意,但毕竟是为将者,士兵为自己出生入死不给军饷怎么行,当即大手一挥,说军饷肯定是要正常发的,让杨万里无需考虑。

    次日,杨万里正式遣散了部众,淮阴城楼上原先插着的吴南各军军旗,也被换成了陈词的军旗,就这样,陈词的部队取代了吴南军,进驻淮阴。

    ……

    海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