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第119章 鞠躬尽瘁-《诸君,且听剑吟》


    第(2/3)页

    可战线几乎没有一丝一毫的推进。

    这是持久战。

    秋收还在进行,但显然,留给盟军的时间不多了。

    ……

    中州,京城。

    算下来,监国和皇后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宣布上朝了,百官都在焦急等待,因为这个月发生了太多大事件。比如说三皇子率军越过长城,和北漠萨满军交战,一役歼敌三万余人,收复长城防线大部分失地,堪称大捷。

    又比如说大皇子领导大军在玉门关与大荒民族联军血战,退敌三百里,歼敌五万余人,振奋军心。

    再比如说,西南霸主左怀玉不宣而战,同时发动对渝、黔、滇三地的战争,八月十五日,益州军攻克林城,夜郎王为保全贵族体面,亲手杀了自己的妻妾儿女,自刎宫门,同月一十八日,六万黔军放下武器投降,林城上将军扎尔公然投诚。

    东南桃止山袁沛调二十万大军,与蛰伏在闽州的堂口和分舵,一起策划了兵变,短短数日,攻城拔寨,占领了三郡土地。

    以及,吴州一百多支军队组成的民族军,在淮阴至广陵一带,爆发武装冲突,投入兵力超四十万。

    总之,北方、西部、西南、东南沿海、东部沿海,都在爆发战争。

    帝国的大厦在风雨中飘扬。

    不论是告急还是捷报,无数道书信都堆到了兵部尚书严冬的案几上,他焦头烂额,屡次入宫面见黄石,始终无果,不得已,他只好把此事禀报了皇后娘娘。自太安帝驾崩后,朝廷名义上虽是黄石监国、皇后摄政,但实际上,政治、军事和经济三大权力,都由黄石一人说了算。

    恭亲王府。

    今日艳阳高照,姬载心情愉悦,不为别的,只为他打听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黄石病了,且病入膏肓,真是天助他也,而且,据他观察,黄石得的病和当初太安帝得的病让如出一辙,药石无医。姬载欣喜的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铲除自己登基皇位的最大障碍,但同时也有一丝迟疑。

    是谁给黄石下了毒?

    他有什么目的?

    作为知情者之一,恭亲王深知这种毒药是东瀛人秘密调制,现在黄石也得病了,莫非是东瀛人没跟他打招呼就对黄石出手了?姬载又怒又气,他把东瀛人视为棋子,现在,这个棋子不听他的差遣,做事没跟他打招呼,他怎么能高兴?

    这时,管家走来,恭恭敬敬道:“王爷,竹下大帅求见。”

    “设宴。”

    姬载一挥手,换上一袭崭新的黄色四爪蛟龙袍。

    在大凉帝国,只有皇帝陛下才能穿金色五爪龙袍,亲王可穿黄色四爪蛟龙袍,而皇子可穿紫色四爪龙袍;在地方,比如异姓王,有着皇族血统的燕氏、东方氏,其异姓王可穿黑色四爪龙袍,而其余诸侯王,只能穿黑色蟒袍,这中间的微末区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王府内的凉亭中,竹下未卜如约而至。

    “又开大打了?”

    “是。”

    关于吴州现在正爆发的战争而言,竹下未卜相当重视,又补充道:“王爷放心,此役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此役后,战争将彻底结束!”

    他有这个底气。

    但同时,对于此役,竹下未卜也深表忧虑,他知道了虫灾的事情,饿急眼了的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了,那是一群疯子。

    姬载对这个话题没有什么兴趣,拿起茶壶为他斟茶,竹下见状,赶忙微微起身,双手端起茶杯,余光一瞥,似笑非笑道:“大帅,你们的野心,比本王想象中要大上不少啊。”

    竹下未卜有些懵,眼含迷茫之色:“王爷您指的是……”

    “哼。”姬载冷笑,说话间,滚烫的茶水倒在了竹下的手上,竹下疼得“嘶”了一声,姬载放下茶壶,冷冷道:“装傻充愣,哼,看来本王倒是小看了你们,竹下,大凉虽有句古话叫‘吃不了兜着走’,但本王不希望,到时你们吃不了吃饱了再走的局面。”

    竹下觉得不痛快,更加迷茫,“王爷,我不懂,还请明示。”

    姬载闻言,有些恼火,装,还在装,便端起茶杯,将那滚烫的热茶浇在竹下的脸上。

    这天气,本来就热,竹下被淋成了落汤鸡。

    “你们现在敢对黄石下毒,是不是再过些时日,就敢对本王用毒?”

    “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