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120章 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诸君,且听剑吟》


    第(2/3)页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唉。

    严冬摇摇头,“没有,是我主动要求见监国大人。”

    “此言何意?”

    严冬盯着雾霭下的千重万重宫阙,像是在水雾中的泡影,他的思绪也回到了数十年前,彼时年岁,毅然从军,在军中比武拔得头筹,又被举荐入京城参加御前比武,荣获了武状元之位,至此开启了他长达二十年的政治生涯,兜兜转转,他迷茫了,自己的满腔抱负,最终化为了一次次的妥协和失望。

    “于统领,咱们相识几年了?”

    于冉沉吟一声:“严大人是太安五年的武状元,力拔山兮,我是太安八年从军,太安十年参加武举,被陛下钦点为武状元,后先是在兵部军机处任职,次年加入禁军,算下来,你我相识已有一十四年了。”

    “是啊,十四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四年?”严冬轻声感慨,像是自嘲。

    林萧策一直沉默寡言,闻言笑了笑,似乎看出了严冬的意图,说道:“京城就像是笼子,朝廷就像是网,我们都是鸟儿和鱼。”

    “走吧,监国大人等久了。”于冉开口。

    看着雾霭下消失的宫阙尽头,严冬又问:“于统领,你觉得我能走到对岸吗?”

    “能的。”

    “刚为官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问题,从宫门外,走到宫门内,需要多久,可真想通这个答案,却已是两鬓斑白,用了快二十年了。”

    于冉心情沉重,什么都没说。

    这一日,黄石秘密召见了于冉,达成了协议,严冬主动请缨,想南下讨贼,发挥自己的余热。

    次日,严冬卸去了兵部尚书的职责,特被钦点为抗倭大元帅,统领十万铁军南下,他和林萧策进行了权力交接,林萧策,林破军的第九个义子,成为了新的兵部尚书。

    ……

    余杭。

    曾经作为沿海地区最颇负盛名的天堂,现在这里是东瀛人最大的据点,

    吴州的战事,备受瞩目,上杉祁一直在关注,他来到作战室,进行沙盘演练,宫本茂站在一旁,他看到上杉祁排兵布阵,虽是纸上谈兵,但效果不容乐观,不禁露出愁容:“阁主,咱们要不,发兵支援?”

    上杉祁进行了数日的演练,推演了战场局势未来发展的十几种趋势,答案始终不能称心如意,虽然,谋事在人,而不是在天,上杉祁目光灼灼:“来不及了,千鹤子此役必败,传我军令,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大战要开始了。”

    宫本茂不可置信:“来不及了?”

    上杉祁叹息,他收到了不为人知的消息,洛阳的消息,监国黄石中了毒,生死未卜,而且还不是东瀛人下的毒,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

    太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十日,吴北上百支军队组建的联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了东瀛人组成的战线,千里奔袭,挺近海陵和润泽,广陵告急。十万大军折戟沉沙,尸体沉埋,联军拿下海陵和润州后,东瀛人连粮食都来不及撤走,就落入了盟军的手里。

    据悉,盟军中数位将领,诸如陆迁、林孤生、陈东方、肖国良等,整日练兵,耀武扬威,时刻准备收复广陵、金陵和苏州。

    ……

    广陵。

    宫本易败了。

    十万大军覆没,没有抵抗得住敌军的厮杀,阵亡的一干二净。

    千鹤子得知消息,不仅大军被杀了个干净,连海陵和润州两城的粮食都没来得及撤走,就落入了敌军手中,不用想,按到敌军的嚣张气焰,下一刻就该剑锋直指广陵了。

    “噗……”千鹤子吐了一口老血,艰难躺在床上,他的气息绵绵,如烟斗一样上喘下气。

    这一战,之所以败北的本质原因就在于己方人员调动的不充分。

    他们忙着秋收,前线战士没有补给,面临敌军上百支军阀组成的盟军的彻夜不断的进攻,惨败已成定局。

    “大帅,敌军在集结,末将愿率大军三万,出城阻击敌军。”有大将军视死如归。

    “大帅,末将愿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