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兴平县更是在当天就得到消息。 兴平县令,不由被吓出一身冷汗来。 他当日就进行了整改。 等蜀王李恪来到兴平县之后,发现这里的赈灾工作,进行的中规中矩。 虽然并没有什么亮点。 但是赈灾工作,重在安抚百姓,让百姓不至于饿死,让他们不传染疾病,不会产生怨言。 在李恪看来,兴平县的赈灾工作,进行的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李恪褒奖了兴平县一番,不曾停留,直奔下一个县而去。 这一次,受灾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 整个关中道全部受灾。 关中道足有四十多个县。 哪怕一个县只待一天,也需要四十多天才能走遍。 当然了,李恪完全可以只去几个县做做样子。 只要最终没有饿死大量的灾民,没有灾民闹事,他就可以漂漂亮亮地写个奏折。 你好我好大家好。 以前赈灾流程基本都是这么走的。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冤家多一道墙。 只要大差不差,谁也不愿意将人全得罪死了。 但是蜀王不同。 他的人生信条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 这四十多个县,他要全部看一遍。 他不要看哪些县令的奏报。 他要亲眼看到灾民安置的现场,看看他们的赈灾工作,到底完成的如何。 只有亲眼看到的,他才能完全放心。 不是一天跑一个县都需要四十多天吗? 既然如此的话,哪他就一天跑两个县,甚至跑三个县好了。 所以,蜀王李恪上午在视察完兴平县之后,下午就来到了高陵县。 来到高陵县之后,李恪就接到了他亲兵汇报。 说高陵县县令崔浩贪污受贿,赈灾粮食被他大量贪墨,给百姓吃的,都是带着康的烂粮食。 听到这个消息,李恪不由勃然大怒,当即带人去往灾民安置所。 当李恪来到灾民安置所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正是灾民吃完饭的时候。 远远的,李恪就能看到。 哪些灾民,排成歪歪斜斜的长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