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此时被苏长生所提及,就不得不引起李世民得足够重视了。 因为,但凡是苏长生提起的问题,就一定会发生,并且还会是极大的问题。 李世民皱眉问道:“苏长生,那我们和倭国合作的意义何在呢?难道倭国有大量的铜不成?你说的和倭国合作,就是要在他们国家开采铜矿,购买他们的铜?” 要说铜矿,其实大唐也不少的,只不过,他们没有足够的技术勘察出来。 其实苏长生也完全可以指出几处铜矿来,让大唐开采。 这样就能够解决掉大唐缺钱的难题了。 但是苏长生并没准备这么做。 因为铜钱的价值太低了。 要想通过铜钱来满足大唐日益增长的财富,所需要的铜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铜可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将铜全部都用来铸钱,实在是太过浪费了。 想到这里,苏长生不由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可不要小看倭国。” “虽然我国地方不大,但是他们却是有世界上最大的银矿。” 其实,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并不在倭国。 但是这个时间节点,真正的世界第一大银矿并没有被勘测出来。 而倭国的石见银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银矿。 “所以,我们可以和倭国进行合作,在他们国家开采银矿,然后提炼出来,再加工成银锭。” “运送到大唐来,可以直接作为货币推出。” “一两银子,可以相当于一千铜钱。这样一来,就能够彻底解决掉铜币不够用的问题。” 听完苏长生的话之后,李世民不由怦然心动。 苏长生的这个办法,的确是个好办法啊。 这样一来,就完全能够解决大唐铜矿不够的问题了。 不过,李世民仍然有一些不放心,他忍不住问道:“苏长生,倭国的银矿的存储量,真的有那么多吗?” “如果我们真的推出银作为货币,但是最终银储存量不够的话,到时候,我们岂不是会更麻烦吗!” 苏长生哈哈一笑说道:“陛下尽管放心便是,石见银矿每年能够产出三四百万两的银子,大概能够开采三四百年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