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朕补充几点,你们斟酌-《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


    第(2/3)页

    未必一开始就轰轰烈烈的全部干起来。

    各地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情况来修路。

    而只要开始修建起来,就可以给当地的百姓带来收入,可以让当地百姓富裕起来。

    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的商业发展。

    可以说,修建一条路,可以全方位的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当然了,现在各地方,是比以前有钱了。

    但是未必能够支撑这么一条路的钱款。

    毕竟,修路是一项大工程,可不是随便一点小钱就能修建出来的。

    像是江南那等富裕之地,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像是一些苦寒之地,怕是就不成了。

    针对这种情况,苏长生同样给李世民出谋划策。

    第一个计谋就是,有些地方不是钱不够吗?

    不要紧,可以继续学习功德榜的模式。

    在地方展开募捐。

    等路修好之后,在这条路最显眼的地方,树立一块功德碑。

    上面按照捐献钱粮的多寡,将各家族或者是人的名字刻在碑上。

    各地方,都是有世家或者是富商的。

    通过这种方式,一定能够募捐到一些钱财。

    如果实在不够的话,朝廷还可以补贴一部分钱款。

    如果再不够——哪就没办法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在大唐就只能先将好修的,重要的,有钱的地区的路,先修建起来。

    允许少部分人少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大家发家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苏长生的建议被李世民欣然接受。

    ……

    接下来,朝堂上的大臣们,开始为如何修路开始了不断的争吵、协商。

    他们都同意修路这个策略,但是这条路到底要如何修,却是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太一致。

    各人有个人的看法。

    有些激进派,恨不得一下子将整个大唐的路全部都修建起来。

    而那些保守派则是认为需要量力而行,最好是先在某一区域进行实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