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量产-《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


    第(2/3)页

    是的,他们以前用的盐,杂质挺多的,盐的含量并没有那么高。

    所以他们在做菜的时候,使用量会大一些。

    而现在,他们按照以往的经验来放盐,而这个盐比他们以前用的盐要咸。

    这一下子,可不就把菜给做咸了吗?

    并且他们很快便发现,这个盐不但咸,并且好吃。

    以前他们做出来的菜,总有股涩涩的味道。

    当然了,他们从小吃到大,已经吃习惯了,平时都尝不出来了。

    但是凡事就怕对比啊。

    用现在的盐做出来的菜,比以前好吃了。

    直到此时,他们才后知后觉地察觉到。

    似乎,并不是现在他们买到的盐色不对,好像是他们以前用的盐色不对。

    并不是现在买到的盐杂质多,似乎是他们以前用的盐杂质多啊。

    也就是说,殿下和苏先生带人制出的盐,质量比他们以前吃的好的多。

    更关键的是,价格十分低廉。

    是的,平时他们买一斤盐,足足要十文钱。

    这个价格,放在后世,绝对是天价盐。

    在这个时代,这个价格也不算便宜了。

    当然了,这个时代盐的成本也高。

    海边的盐场可能还稍微好一些。

    像是盐井,粉碎岩石,或者是打井,向外提取卤水,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光是这些额外的人工,就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当然了,对世家来说,他们的利润很高就是了。

    但是殿下卖给他们的价格是多少呢?

    只有区区两文钱。

    这个价格,才是他们平时买到盐的价格的五分之一啊,实在是太便宜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即便是这个价格,仍然是暴利。

    盐的成本——哪里有多少成本?

    打井压水井都是苏长生直接免费资助的。

    压出水来之后,成本只是一些木材和一些人工费用。

    盐是消耗品,两文一斤的价格,绝对能让人赚到盆满钵满。

    当然了,这个价格,也只有益州百姓能够买的到了。

    毕竟,这个盐矿都出自益州,当地人买盐,怎么会不便宜一些呢?

    李恪决定,益州本地人,以后都可以以两文钱一斤的价格买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