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要不把他们逼到走投无路,家破人亡的地步,他们其实是不敢拼命的。 “所以,只是分润他们一部分利益的话,他们心里再怒,也掀不起太大的浪花来的。” “而接下来,就可以用晒盐之法,一步步的减少他们的利润和份额,最终,将盐业收归国营。” “不过,短时期内,晒盐之法必须要保密,不能让世家轻易得到晒盐之法,不然的话,就起不到遏制世家的作用了。”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由点了点头。 然后李世民再次问道:“苏长生,那么,等朝廷将盐业收归国有之后,又该如何操作呢?” “难道由朝廷成立盐铺,在全国卖盐不成?可是这样,又如何防止他们会侵夺朝廷的财产呢?” 盐税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大难题。 盐税是十分重要的税务,但是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是私盐泛滥的问题,二是盐税越收越少的问题。 而一旦盐税和粮税务收不上来,那么对整个国家的财政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比方说在后世某个时期,需要百姓来缴纳盐税。 这样的好处就是不管你盐怎么卖,盐税必然能够收上来。 但是弊端同样的明显,甚至远远大于优点。 弊端就是,这样大大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并且哪些有钱人的税收不上来,最后缴税的人越来越少,盐税越来越低,但是百姓的负担却是越来越重。 而李世民提出的,由官府晒盐,由官府经营,那就更不行了。 这种政策,刚开始的时候,必然能够做到利益最大化,盈利惊人。 但是苏长生敢保证,越到后期,利润就会越低,甚至达到亏损的成都,都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想到这里,苏长生不由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朝廷全面官营并不妥当。” “官营初期肯定盈利极高,但是到后期,怕是要亏损也未可知。” 听到这里,李世民也陷入沉思之中。 读史明智。 历朝历代的皇帝,没有人不读史记不研究历史的。 每个朝代,到了后期都是各种昏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