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长生倒是收购了一些柴油。 是通过丝绸之路,通过西域的哪些商人收购的,并且价格很低。 其实,大唐也有油矿,但是都是在地底一两千米之下的地方。 就这个时代的科技能力,想要开采石油,广是准备工作,怕是都需要十年八年时间才行。 而在后世中东的一些国家,他们那里的石油,都是在地表的。 有些地方,挖坑就能出石油。 他们都把石油拿来烧火做饭,在哪个地方,是十分廉价的东西。 而在苏长生收购之后,价格就水涨船高了。 当然了,其实最大的成本,还是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要远远高于他们的收购价格。 不过即便是加上运输成本,最终的价格,也是十分廉价的。 苏长生已经命人做了几个油罐收购了一些。 这些只是原油,并不能直接使用。 买回来之后,还要经过加工处理才能加到汽车里面。 所以,苏长生如果只是自己织造几辆汽车的话,柴油完全够用。 但是想要推广的话,哪就完全不够用了。 所以,短期之内,至少十年八年之内,他可能都不会大量推广内燃机汽车。 短时间内,还是以蒸汽机汽车为主。 现在轮胎制造出来了,而完整的汽车织造工艺,其实科研所那边是不缺的。 当初他们就制造过蒸汽汽车,第一辆蒸汽汽车,还是苏长生送给李丽质的定情信物。 现在,只不过是把钢铁车轮,换成橡胶车轮。 将蒸汽机换成内燃机而已。 内燃机的体积,比蒸汽机更小,制造出来的汽车将会更加美观。 当然了,内燃机放置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的。 在苏长生的指导之下,大唐或者说这个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很快问世。 这辆汽车,虽然已经十分简陋和粗糙。 但是从外形上来看,已经相当接近于后世的汽车了。 虽然从科技含量上看,双方依旧相差甚远,没什么可比性。 但是至少双方之间的距离,正在迅速拉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