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不要看不起小孩-《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


    第(1/3)页

    太子被流放到黔州,而蜀王李恪还是益州的大都督。

    两人相距并不远,到时候,李恪自然是可以照顾太子李承乾的。

    太子走了。

    两天之后,李恪述职完毕,也跟着返回了青藏州。

    但是这件事情,却是在长安城,在民间,在官场之中,逐渐的发酵。

    而被议论最多的,却不是两个造反的主角李佑和李承乾。

    而是蜀王李恪。

    在太子造反的时候,其他人都避之唯恐不及,魏王李泰更是很不得整死太子。

    这时候,唯有蜀王李恪,却是拼死为太子求情。

    更是写下一首黄台瓜辞,这首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感动了无数人。

    而在太子被贬之后,也唯有蜀王李恪一人前往送行。

    蜀王李恪,真乃重情重义真性情之人啊。

    只可惜,蜀王李恪,无意于太子之位,并且主动说明,这次回到西南之后,终生不在踏入长安城一步。

    这让许多百姓,甚至好多官员都在心里暗叹。

    陛下的子嗣之中,李佑造反,太子被废。

    现在可以继承大统的,也就魏王李泰和蜀王李恪两人了。

    魏王李泰,虽然是长孙皇后所出,占据正统的名声。

    但是望之,不似人君啊。

    如果能让蜀王李恪继承皇位就好了,重情重义的李恪,绝对会是一代明君啊。

    可惜,可惜。

    这一次太子造反,适逢其会的蜀王李恪,不但成功的化解了危机,并且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一切。

    而最高兴的,其实大概便是魏王李泰了。

    因为他自认为,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太子被废,李恪自己废掉自己,现在他已经没有敌人了。

    虽然李世民被伤了心,并没有马上立他为太子。

    但是李泰已经俨然以太子自居了。

    但是很快,李泰就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李泰发觉父皇对自己的宠爱减少了。

    而父皇这是更加宠爱李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