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关中盟的职权划分-《晋末多少事》
            
            
            
                
    第(2/3)页
    “盟主同余打算仿照朝廷地方郡府和军中官制,且参考尚书台职权分派,于盟中设立主簿、参军、长史三职。
    主簿掌管一应军民政务,参军掌管军中事宜,长史掌管民政事宜。主簿之下,设掾史,为主簿之副手,而今正好以参谋司代之。
    军中自有规章官衔,遵从王师,而长史之下,又设各曹司,仿照参谋司,分有六曹,各设掾史,为本司主管:
    主管耕种粮秣之田曹、主管户籍人口之户曹、主管财政之仓曹、主管治安募兵之尉曹、主管律法之决曹、主管妇孺教化之礼曹。
    而今盟中事宜较为集中且人手少,所以六曹应足矣。之后依据情况,或有增减。而六曹之下,各家坞堡人口户籍,则由户曹一并梳理,重设乡、亭、里、什、伍之旧制。”(注1)
    谢道韫细细看着竹简上简明扼要的阐述,和王猛所言也相差不大,不由得微微颔首。
    从这官职制度设定本身来说,从名称到构成,所用的也都是中朝旧有制度。
    这样出身江左的谢道韫,难免有点儿惭愧。
    自从衣冠南渡之后,又是为了安抚本地吴人而多设虚衔,又是为了安顿南渡北人而设立各式各样的侨州。
    有实权的、没实权的各式各样官位名号杂糅,甚至各处州郡都不相同,有时候连本来就是为官场而生的世家子弟都晕头转向,闹出不少笑话。
    相比之下,此时关中盟所设立的这些职权,简明扼要,而身在其位,人人有事可做,的确挑不出毛病。
    若是朝中也能以此上下梳理,或许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这其中的礼曹,便是为谢姑娘准备的。”王猛接着说道,“若是谢姑娘无异议,那么便是礼曹掾史。”
    “这······”谢道韫一惊。
    她的确注意到了这个官位,但是只道是自己应该在礼曹之下,还在琢磨杜英打算让何等人承担起礼仪教化之事,没有想到······
    王猛无奈的说道:
    “说句实话,余亦有所担忧,倒不是质疑谢姑娘才学不够,恰恰相反,放眼盟中,文采出众、又有声名,还能兼顾妇孺之事者,也唯有谢姑娘了。只是······”
    “道韫终究女儿家,让一介女流执掌此事,恐怕有人会有意见。”谢道韫表示理解。
    王猛则指了指杜英:“话虽如此,但是盟主坚决要如此做,余亦认为除此之外并无不合理之处,所以不作反对。谢姑娘尽管放心,以盟主威望,所欲行之事,别人无从阻拦。”
    谢道韫下意识的看向杜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