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关中盟的文官们只需要好好当工具人,把王猛分派下来的任务按部就班的完成就好。 对此,任群早就已经深有体会。 什么是治国之才? 在林丛眼中,盟主和主簿,就是治国之才。 治大国如烹小鲜,而治理一州一府之地,那不更是随手而为? 听闻他们的师父此时已经启程来关中盟了,只是因为骤然而起的战乱而迟迟未过灞水,估计过来也就是这一两天的功夫。 到时候一定得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培养出了这一对卧龙凤雏。 林丛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杜英已经笑着说道: “能得一城之地,让我关中盟上下不至于风餐露宿,余就心满意足了。” 王猛瞥了他一眼,不由得在心里吐槽,我信你个鬼! 就算师弟真的想要一城之地,那也只可能是长安。 毕竟关中盟的根基就在长安,若是把别的地方给了杜英,让他带着关中盟现在汇聚起来的成千上万人,一起去陌生的地方开疆拓土?而或者直接剥夺了杜英的根基,让他单枪匹马去? 想都不用想。 所以王猛也有点儿好奇,桓温会拿出来什么,让杜英心甘情愿的帮他对付江左世家呢? 不过不管桓温给什么,现在杜英得先做好拿到了好处之后给人家卖命的准备。 王猛的神情郑重几分,连称呼都变了:“盟主,江左世家派遣人北上,远来是客,也只是客,因此我等并非不可与之匹敌。 属下认为盟主而今要做的,有三件事。” 杜英本来端起来茶准备品一口,此时却一动也不动,直盯着王猛。 洗耳恭听之状。 “其一,敌之敌,我之友。盟中上下或对梁州刺史有非议,但其仍为对抗江左之盟友,盟主需要保持与其书信、公文的往来。 而今战事如荼,双方斥候当互通有无,盟中器械和粮食也划拨于其,以示盟主结交之诚意。 另外,汉中居于山间,地寡民贫,梁州刺史又屡屡征战,劳民伤财甚多。盟主可以提议双方通商,引汉中,甚至巴蜀商贾常驻关中盟,以盟中名义予以支持。 同时,盟主引盟中商贾运送货物,穿子午谷前往汉中。此路崎岖,且获利微薄,但盟中若能支撑以钱财,则必有商贾前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