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六章 关中力有不逮-《晋末多少事》
第(3/3)页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己想要再往上走一步,自然不可能真的把所剩无几的口碑也都破坏干净,毕竟平时行事乖张也好、不忠不孝也罢,手中刀子挥舞一下,想要批评的人还是都会乖乖闭嘴的,甚至还可能会抓紧帮忙找理由解释、歌功颂德。
但如果真的做出友军在前线和胡人血战,自己在背后捅刀子的事,那么就算是原本一声不吭的人,此时心中也会升起反感。
占了一时便宜,却丢了大义、失了人心,得不偿失。
这博取人心上,曹操当年做的就很谨慎,在其身边也团结了一大批骁勇善战的将领以及满心期待能够成为开国功勋,因而也愿意歌功颂德的文人。
桓温不管想不想成为下一个曹操,总归也是要这么做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本身也只是枭雄人物,行事上可能会有不符合道德纲常的,但仍然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又不是昏君暴君,因而自然也分得清孰轻孰重。
所以杜英相信真的到了那般境况下,桓温顶多是在背后使绊子,但是捅刀子,必然不敢。
不过谢奕的提醒,杜英还是收下了,毕竟没有办法用常理去衡量一个性格可能偏执而乖张、并且颇为注重所得利益的人,会如何去做,多加防范总是没有错的。
但杜英仍然忍不住用怪异的目光看了一眼谢奕。
曾经同生共死的兄弟,现在反目成仇、互相提防,也是令人唏嘘。
谢奕倒是没有察觉到杜英的神情怪异,自顾自的说道:
“留守龙亢的话,我来吧?”
龙亢相比于许昌,更近一些,他期望着能够随时南下支援寿春战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