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零章 人在庙堂,身不由己-《晋末多少事》


    第(2/3)页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周楚如是感慨。

    杜英坐下之后,接受了周楚的大礼参拜,此时的周楚显然还是作为周抚的使者前来的,礼数没有问题,因此杜英慢条斯理的问道:

    “令尊邀请本都督前往绵竹关,意在何处?”

    “阿爹言说都督乃是当世英雄,所以想要一睹都督风姿,和都督把酒言欢,还请都督不吝赐教。”周楚勉强挤出来一丝笑容。

    杜英含着笑还没有开口,张玄之就已豁然起身,厉声说道:“什么把酒言欢,恐怕周刺史早就已经布设重兵、严阵以待了吧?!”

    天色向晚,大多数文武官吏都已经休息,所以张玄之是被人从床上拽起来的,披着衣服、脸色不善,显然还带着几分起床气。

    张玄之年少,少年人言辞冲动,大家都能够理解,所以参谋司每次开团,都是张玄之身先士卒。

    开团失败,也能够找个“意气用事、初心是好的”类似的借口搪塞过去。

    周楚跟着杜英从汉中一路南下,自然知道关中都督府内的行政架构,也知道张玄之是杜英的左膀右臂,此时张玄之开口,必然已经得到了杜英的暗示或者默许,即从他口中说出来的才是杜英的心里话。

    张玄之所问,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要是这都不好奇、欣然前往,那才叫奇怪,恐怕周抚都得掂量掂量,对面的杜英,到底是早有布置、胜券在握,还是单纯的二傻子好上当?

    周楚这点儿心理建设还是做好了的,面对张玄之的怒发戟指,他从容回答:

    “两军会盟、主帅会晤,古来有之,家父想要开城恭迎长公主和都督南下,但是又担心两家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相互之间不算了解,所以引起什么误会。

    主帅先会晤,以定军心,家父能知都督之善意,都督能知家父之诚意,属下窃认为亦然是解决如今蜀中僵持不下局面的好方法。”

    “长公主代天巡狩,都督护送左右,我关中将士,无不以王师自居,所到之处,百姓亦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张玄之犹然说道,“桩桩件件,都可彰显我关中王师之师出有名,益州刺史不能守卫一方乡土,还需都督率军为其平乱,结果现在却扼守关城,不让我军前进一步,也不知居心何在?!”

    周楚的眼皮子跳了一下,就知道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此时,杜英也一摊手,缓缓说道:

    “人在庙堂,一样身不由己啊。本都督虽然想要和刺史会晤,解黎民于倒悬,但奈何麾下的将士随着本都督一直在绵竹关外等候,早就已经耐心用尽,所以余既想要让令尊宽心,可也要安抚这许多随我千里转战的好儿郎啊!”

    杜英摆出来一副他想要走,可是他说了不算的架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