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四章 二伯不可草率!-《晋末多少事》


    第(2/3)页

    便听得桓秀缓缓说道:

    “伯父,河北之贫瘠、人力之稀少,甚至更在我们的预料之外,所以侄儿认为,进攻枋头应当速战速决,切莫拖延。

    不过伯父如今行军太快,百里奔袭,只怕守军会以逸待劳,所以不妨在青州左近行进缓慢一些,如此既能够方便后面的粮草尽快转运上来,而且还能够迷惑枋头的守军,令其认为我军并没有快速行军、强攻城池的打算,从而少少放松戒备。

    而等到我军开出青州境,则极速行进,争取能够在一夜之间抵达枋头城下安营扎寨,从而让守军根本来不及出城与我交战。”

    桓云却摇头说道:

    “双方的斥候已经交手那么长时间,我军之虚实恐怕早就被枋头中的关内蛮子所知晓,且无论怎么快慢变化,军粮都只能通过青州内地向河北转运。

    之前依赖于大河的粮道又被敌军水师封锁,因此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不是什么时候能够抵达枋头,而是如何确保粮道的安全。”

    桓秀无言。

    因为这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其与桓云在出兵的时候就曾经纠结过的一个话题,那就是如何对待慕容垂。

    不错,当枋头的王猛已经直接把中立观望的慕容垂划入敌军的行列中时,其实这一支青州兵马和慕容垂之间却并没有多少接触,甚至还有不少小摩擦,毕竟大家本来也不是什么朋友。

    但话虽如此,桓秀仍然认为,和慕容垂之间是可以谈的,从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桓云却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他看中了慕容垂麾下的兵马,更看中了清河郡世家的人力物力。

    河北贫瘠,也就只剩下清河和渤海这两片区域因为聚集着汉人世家而还有一定的底蕴,之前没有被慕容氏压榨干净。

    若是能够直接吞了清河郡,那将会给青州军队一个坚固的前哨重镇,且还能够把很多骁勇善战的鲜卑人化为己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