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一章 洛阳对有的人没那么重要-《晋末多少事》


    第(2/3)页

    至于罗友能够说出来,是因为洛阳本来就出身荆州寒门,若无桓温提携则可能永无出头之日,因此此时自然不介意给世家上上眼药。

    不少世家出身的属官都对罗友怒目而视,但罗友置若罔闻,依旧静静看着桓温。

    桓温是什么人,那是不世出的枭雄,怎么可能真的被荆州世家的威胁给牵制住自己的脚步?

    这世上真正让桓温放在心上的,恐怕也就只有远处那隐约可见的偃师城上的杜仲渊罢了,若无杜仲渊,此时的桓温恐早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竖子不足与谋。”桓温冷声说道,“传令荆州,不会有失,让他们莫要惊慌失措,一旦能够克敌制胜,本公自然会率军回援。”

    顿了一下,桓温当然也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寄托在自己能够快速战胜杜英上,毕竟这也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妖孽,无论是能力还是运气。

    这场战斗也不是没有变得旷日持久的可能。

    所以桓温还是要做一些预防手段:

    “传令淮西,不要再和河洛军纠缠了,既然河洛军南下是为了缠住淮西我军,就更不能遂了他们的心思,让淮西军速速前往增援荆州,确保沔水北岸各郡还在我军兵锋之下。

    至于河洛军,想要去哪里就去就哪里,便是去了历阳和梁郡又如何,一时半会儿还能够打下来这两座城么?

    便是真的能够打下来,又如何,莫非是要渡江去和朝廷一较高下?所以我军不战,本就是最好的选择,郎子这一次倒是真的中计了。”

    罗友肃然应诺。

    桓温伸手拍了拍城垛:

    “说来说去,当务之急还是供应河洛的粮草,尔等可有什么良策?”

    “启禀郡公,如今我军看似合兵一处,但是也只是在整个北方范围内来说,相比于关中军队分兵而为来说。”罗友显然之前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也意味着我军其实一直也面临着多路作战、粮草多处运输的问题,比如供应枋头和睢阳的军队,若是此时把这两路兵马缩回来,那么就可以节约不少粮食。”

    “枋头不可轻动,那是为了牵制敌河北军,而且只要枋头稍微有起色,就能让慕容垂无法稳坐钓鱼台,也会积极地配合我们进攻邺城。”桓温徐徐说道,“至于睢阳······慕容恪最近有什么反常举动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