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一章 淝水战场,大战在即-《晋末多少事》


    第(2/3)页

    他们自然也期望着能够在这场战事中有所建树。杜英扭头看向身后的舆图。

    如今杜英亲自坐镇寿春,谢玄则在八公山一线主持前线防务,和桓秀对峙。

    与此同时,京口、广陵的关中军队都向西推进,一路在韩胤的率领下威胁建康府,迫使朝廷不敢再向淮东增兵,一路则在袁方平的率领下直接威胁桓温的侧后方。

    不过这两处的驻军本来就防务沉重,能够起到的牵制作用也有限。真正的胜负,显然还是要看寿春正面战场。

    杜英选择谢玄而不是其余更年长的将领指挥最初的防御,倒还真不是出于还原历史的恶趣味,而是因为上一次杜英率军下江南的时候,在寿春曾经和南下的鲜卑人恶战,当时就是谢玄担任的矛头,论对这一片战场的熟悉,他人还真比不过谢玄。

    淝水东岸因为受到八公山地形的限制,战场其实很窄小,也就只能摆开谢玄所部。

    刘建率领两淮水师守在淝水上,现在春水暴涨、波涛翻滚,颠簸之中弓弩矢石都谈不上什么准头,水师能够发挥的作用倒是有限。

    西岸,则屯驻着陆续赶来的河洛、河东各军,再加上淮水北岸的两淮、河北和青州军,这便是都督府如今的兵力布置。

    受限制与两淮割裂的河流山峦,从各地赶来的关中军队显然也比较分散,以至于在单个战场上很难对桓温形成兵力优势,甚至现在淮水东岸因为摆不下那么多兵马,甚至还处于明显的劣势。

    只不过是在借助地形地势坚守,才能阻挡桓秀罢了。所以一直以来摆在杜英面前的反倒是

    “是否还需要坚守淝水东岸”这个问题。

    “八公山还能坚守多久?”杜英问。

    “只是坚守八公山的话,十天半个月应当都不在话下,但是现在坚守渡口,因为河水暴涨,不少低洼之处都被淹没,将士们只能在泥泞之中扎寨,火炮、霹雳车都送不上去,开掘壕沟也颇为艰难。”郗恢叹道,

    “除非付出巨大的伤亡,恐怕坚守不了三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