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桓温对于自己能不能在寿春之战中取胜,并不关心,因为现在的他很烦躁。 他虽然亲自断后,但当然不可能真的最后一个走。 部将戴施带领两千兵马死守马头要塞,为桓温断后,桓温离开的时候,戴施显然已经做好了诀别的准备,这让桓温心里沉甸甸的,又莫名焦躁。 戴施显然是挡住了谢奕,所以迄今为止桓温的背后只有一些零零星星的关中斥候,但是他所需要面对的关中军队,却也不只是谢奕,谢玄带领的两千骑兵就像是交接班一样出现,延续着他爹在淮北给桓温带来的困扰。 相比于之前对付王洽时的意欲毕其功于一役,谢玄在对付桓温的时候显然直接换了一种打法,把两千骑兵分成多则两百人、少则数十人的队伍,轮番上阵,或是用骑射远远招呼,或是直接趁着敌军前头、后尾没有防备,一头扎过去,硬生生的刺穿军阵之后,施施然兜住战马,就差把“尔等无用之人”几个字写在脸上。 如此嚣张而且不胜其烦的行为,显然惹得整个桓温军队上下义愤填膺,恨不得直接全军散开、搜山检海的去找谢玄的踪迹。 但是桓温还是硬生生的阻止了军中士卒的这种冲动行为,一直约束部众。 显然桓温的思路就是,谢玄想要让他做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既然谢玄是想方设法的拖延时间,那就说明关中军队的援兵肯定还在路上,否则杜仲渊大概也不会舍得把两千骑兵甩出来当诱饵,而且是现在这样风险和收获并存的彻底分散行动。 所以桓温要做的,自然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前往八公山,抢在关中援兵抵达之前,进占寿春。 桓温的这般冷静,让此时远远在林子间观望的谢玄嘴角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王洽作为谢玄的猎物,在这行军途中,自然不可能放任他乱跑。谢玄索性就直接把王洽带在身边,既然这位王叔父有戴罪立功的想法,那谢玄说什么也得给他一个机会。 谁让谢家和王家,本来也算得上世交呢? 此时看到谢玄明明屡次进攻,却一直没有打破桓温的阵型,甚至连阻挠和延缓桓温进兵都没有做到,王洽自然是觉得谢玄应该着急才对,然而这位大侄子看上去颇为高兴是怎么回事? “叔父觉得桓温还能维持多久不乱?”谢玄却主动来问王洽。 王洽愣了愣,认真的观察了一下谢玄的神情,那温和的笑容、尽在掌握的自信,不似作假,这让他心中觉得怪异,也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真的按照这样昼夜不停的袭扰,应该还能坚持一日到两日,否则大······桓贼一定需要给士卒们一个交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