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六章 南下交州行三事-《晋末多少事》


    第(2/3)页

    “行了行了,自己人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有事说事,没事滚蛋。”

    什么是亲信啊,这才是亲信。

    顾昌在秦王那里显然享受不到笑着拍肩膀的待遇。

    待遇,都是对比出来的。

    杜英当然也不是和顾昌虚伪的说两句客套话就结束了的,话锋一转:

    “交州虽然之前就已经有汉家百姓南下,并且在历朝历代都时不时跳出来一些豪杰枭雄,远在中原也有所耳闻,但是其和中原甚至江左的联系也都是断断续续,不见得就知晓如今天下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变故。

    因此顾刺史抵达交州之后,所要做的主要是三件事。”

    “属下洗耳恭听。”顾昌赶忙回答。

    “其一,自然就是协助韩将军平定交州作乱、不服王化的豪强和世家。恩威并济、刚柔并施。他们想要什么,如何才能蚕食他们的势力,余相信刺史比余更了解。”

    最擅长对付世家的,自然还是世家,只要能长袖善舞,做好“拉一派、打一派”的制衡策略,慢慢地本地豪强的实力就会不可避免的被削弱。

    到时候是用军事来一锤定音,还是干脆直接用经济封锁来令其自行崩溃,就需要主官临阵决断了,但也只是耗费钱粮和时间各不同的问题。

    “臣明白。”

    “其二,就是潜移默化的教导百姓。无论是汉人、百越,都要一视同仁。分发土地、选拔工人,也不可有所偏颇。本王要让世上从此没有百越的名字,就像是如今的氐人、羌人那般,尔可明白?”

    “教化蛮夷,此名垂青史之功也,臣······诚惶诚恐。”顾昌犹豫了一下说道。

    这种事要是稍微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激化本地百姓和汉人之间的矛盾,保不齐还要闹出动乱。

    杜英笑道:

    “无妨,整个交州的开发本来就不急于一时,而且也不可能只让汝和韩胤负责,届时书院也会派遣人南下指导工作。”

    书院现在在北方教化胡人,工作进展还不错,积攒了不少经验。

    这也还是要得赖于天朝上国的威名,依赖于百年前那个绝东海、平西域的庞大帝国所传承下来的影响。

    至于本朝司马氏······被五胡暴打的司马氏,自然是不可能代表华夏文化、为胡人所敬仰的。

    杜英的强大,以及一个崭新的、横跨九州的中央帝国就要诞生,华夏文化强大的渲染力和完善的体系,注定了会吸引语言和文字简陋的胡人前来学习,而凭借着华夏文化真正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只要愿意学习,很快就会被融入。

    征服了汉人的鲜卑,甚至都能被完全汉化,最后消失的是鲜卑这个概念,可见一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