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76单亲家庭-《举一反三式爱你》
第(2/3)页
“继父强权、压制。”
“……”
从精神分析学派上讲,个体人格的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原生家庭,如果一个人在早年的某个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那么其心理人格的发育也会停留在那个时期,从而产生一系列适应性不良的问题。
或许这是孙峥平筛选学生的其中一项标准,他尽可能的朝一切能够造成反社会人格的条件去靠拢,并且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培养。
她又往后翻了翻,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一庞宏。
庞宏的资料普普通通,潘市本地人,本科及研究生均就读于国家公安大学。从小成绩优异,八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在一家家政公司做临时工,没有再婚,独自将他抚养长大,家境并不宽裕,表格上填写的住址是潘市郊区的一处老旧小区。
而令乔苒觉得奇怪的是,庞宏的分析报告和其他人的详尽程度差别不大,她掂了掂手上轻飘飘的三页纸,觉得作为孙峥平这两年着重培养的学生,就算不比陆远川的资料周祥,至少也要有他一半的厚度才对。
江淮宴察觉到她的动作,抬头看向她:“有发现?”
乔苒把庞宏的资料递过去:“庞宏的资料就只有这些,纸质看起来也比较新,应该是很少拿取的缘故,感觉孙峥平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视他。”
不像陆远川的那份,纸周都磨出了毛边。
江淮宴也接过资料垂眸看去,过了一会儿他拿过一支笔和一张纸,一边说一边写道:
“他对庞宏的记录和陆远川截然相反,庞宏已经入学两年,第一个学期对他的记录很少也很规律,从九月份入学后开始第一次记录,十二月是第二次记录,三月是第三次记录,依次类推每隔三个月对他进行一次评估。”
他停笔又拿了几份其他人的一一摊开摆在桌上:“虽然每个人记录的间隔都有所不同,但是这几个月份的月初都固定有一次记录。而这个学期,从十一月开始,庞宏的记录次数开始增加,至少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评估,有的时候甚至每周都有。”
乔苒点点头:“在第一个学期里,他对庞宏几乎没有多余的记录,都是每三个月例行一次评估,说明当时他对庞宏并不重视,应该是这个学期里发生了什么事引起了他的注意,导致他对庞宏增加了注意,可是他并没有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这件事有无数种可能,家庭,学业,爱情,健康、意外……警方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调查起来工作量会相当可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