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想的是,头一个月先试试水,每三天,天京发行三万份,整个天下发行十万份,诸位觉得如何?” 周铁衣没有夸下海口。 先一步步来。 到时候就算天京三万份没有完全发行成功,也可以交给商人们,分摊到整个天下的十万份之中,绝对可以消耗得了。 虽然这近乎掩耳盗铃。 但却有一个明面上的巨大好处。 那就是自己可以做一本好账给圣上看! 这《天京报》是给圣上发行的,圣上才不在乎亏了多少钱,他在乎的是能不能够广开言路,扼制儒家,法家在天下人中的话语权。 所以他才赐下那件白虎斗麒麟的锦衣,让自己去扼制儒家。 而三万份报纸明面上成功发行,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到时候自己再让在场的商人们消化十万份报纸,发行天下,别管普通百姓买没买,反正这十三万份报纸是印刷出来了,也卖出去了。 这对于圣上,就是喜事,自己也足以邀功,圣上就算再厉害,难道他真的去追查每份报纸到底卖没有卖到普通人手里?自己不说,商人们不说,都歌功颂德,扩张到整个天下,圣上也只会听好话,只听得到好话。 甚至就算他知道报纸的数量差一些,但只要不是大失败,他就会当做大成功来奖赏自己。 为什么前世各大公司喜欢做明面上的账目? 因为有些账明面上大家都好看,里子是怎么样大家都清楚,但只要不出大问题,从上到下都不会愿意去追究,因为谁追究,谁解决,即使对于圣上也一样。 所以小问题才会越滚越大,直到无法解决。 这套路,自己熟得很。 十三万份! 还只是初步计划! 在场的商人们脸上的喜意都快要遏制不住了。 即使只有八分之一的版面,但这对于商道的好处也无法言说! “现在第一步的问题是价格。” 周铁衣说出了今天来的第二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借助商人们的渠道,给报纸增加发行渠道。 商人们本来就擅长卖东西,在这一点上,就算是掌管《天下事》的家也远远比不上。 第二个目的自然是让商人们承担发行成本。 内务府支持报纸初期的每天一万份,每三天三万份的亏损已经让冯子宽皱眉了,当然不可能再填上这十万份的窟窿。 “总旗的意思是?” 钱光运知道这是他们商家该付出代价的时候,不过正是需要自己等人付出代价,这件事才显得正常。 不然周铁衣光给他们好处,他们还不敢接呢! “我的想法是每份报纸的成本在三十文,卖给普通人五文。” 在场的商会会首们神色微变。 这亏损可不小。 不过他们不像是小商人一样只看眼前的利润。 相比于话语权带给商道的变化,这种程度的亏损他们甚至敢直接认下,只要周铁衣不变卦,不会删减内容,也不会加数量。 现在最怕的是周铁衣以后想要增加数量,那样亏损就会大到商会也不敢认的地步。 周铁衣没有解释后面的计划,而是笑着说道,“当然这是第一步,等稳定了这十三万份的销量,之后我们再慢慢谈其他的事情。” 钱光运和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出了画外音。 不过光是这第一步带来的成功,就足够让商人们付出上百万两来尝试了,每年盐商给各部的孝敬,都不止这个数,在场的众人摊平一下,再加上内务府摊了每三天三万份的亏损,甚至大家感觉还很赚! 钱光运看了看左右,大家都微微点头。 然后钱光运起身,对着周铁衣认真一礼,“我等领命,自然不敢让内务府亏着,这十万份报纸,我们商会愿意以每份三十二文购买,再以每份五文卖给百姓,算是为国分忧,为民谋利。” 周铁衣也没有拿大,起身扶起钱光运,“您老是商道魁首之一,我刚好有件私事想要请教您。” 重头戏来了。 周围的商会会首们露出秒懂的神色。 先都是正事,他周铁衣可是一份好处都没有拿。 为圣上办的事情,周铁衣可以吃亏,但是为自己办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吃亏,还需要在场的人吃亏。 周铁衣看了一眼郝仁,郝仁立马拿出准备好火车商会入股草案,一共十二份,递给在场的十二人。 这份草案,不仅确定了股权的定义,确立了董事会和董事的名称,明确了责任和义务,规定了股权持有者的分红权,建议权,赋予了周铁衣绝对的决策权,自查监督权,同时还附带了其余股权的持有者名单。 右将军府尉迟敬,司律府青空命,二等飞熊将军府申屠元…… 几乎白虎城大大小小叫得出名号的武勋家族,都参了一股。 不仅如此,更让大家在意的是领头参股的两人,尉迟敬,青空命! 刚刚那份《天京报》,已经说明了周铁衣有能力瓦解三司,将已经得罪了的右将军再次拉到自己阵营之中。 而这份《火车商会股权书》更甚! 虽然没有圣上和天后落笔,但周铁衣能够拉拢来司律府! 商人们可不会管周铁衣如何做到的,他们只看到了一个事实。 今天周铁衣拿来了两份纸。 一份得到了天下最有权势的五个人中三个支持,另外一份得到了五个人中的两个支持。 而且顺序是《天京报》在前,《火车商会股权书》在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