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好日子到头了-《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战》


    第(2/3)页

    导致这个结果的主因,还是国内的火器不够发达,无论是民间的装备,还是军队的尖端装备,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太大。清朝在康乾时期,就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长期不与外国交往,此时西方已经开始了新的革命,工业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军事科技也在不断提升。

    相比西方的飞速发展,清朝就显得太过迟钝了,落后必然是要挨打的。那么令人不解的是,清朝在闭关的同时,也停止了对于火器的研发,到后来与西方国家交手的时候,甚至很多军队还是使用着之前的老式火器。

    其实乾隆年间,清朝还是与西方的国家有过几次接触,他们就派了使团,带着自己的新科技,来到了清朝,希望能让两国取得平等贸易的机会,可惜这么好的发展机会,还是被清朝给错过了。

    清朝为何要这么做呢?如果只是拒绝模彷西方体制,也就算了,为何还会选择禁止火器研发呢?

    其实人们对于清朝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清朝军队从入关开始,就相当重视火器的发展,说起清军,大家自然就会想起八旗军队,女真是游牧民族,他们自然就会以弓马刀枪为主,可其实像蒙古军队,女真军队,都是非常注重军事科技的发展,他们装备了大量的火器。

    比如拿清朝初期,康熙带兵平定噶尔丹的战争来说,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场双方对拼骑兵的战争,实际上不是这样,噶尔丹的手下是以蒙古骑兵为主,但实际上他是接受了大量来自俄罗斯,土耳其的火器,甚至还拥有着自己的军工体系,能不断制造出大量的火器。根据学者的考证,准噶尔的军队将近一半都配置了火绳枪,这就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攻击能力非常强的火器之一。

    此外,他们还装备着不少的轻型火器,比如有记载,一位来自锐典的武器专家,就为他们制造了不少的火炮,其中就包括十五门四俄磅的加农炮和二十门十俄磅的臼炮,还有其他的各类火炮。与这样的敌人交手,就必然要利用火器致胜,当时康熙手下的军队,不仅装备了大量的火枪,还拥有着非常多的轻型火炮,比如像威远将军炮,连珠火铳这类的武器。

    康熙确实是一位开明的皇帝,他没有彻底打开国门,可他早就已经看到了火器的重要性,根据统计,他在位的时候国内就已经生产了上千门各类火炮,每年可以生产将近五十万斤火药。除了国内用一些人来研发火炮外,康熙还任用了不少何兰,比利石的火器专家,为军队研发一些尖端的火器。

    总得来看,清朝对于火器的重视度,要比之前的宋明都要高,人们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念,还是由于清朝后期的火器实在太落后了,不得不大量从外国购买火器,可还是无法跟上世界一流的水准。

    或许清朝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火器的发展,但后来他们确实是停止了研发,火器的装备越来越差,自然就会开始落后。

    为何清朝会禁止使用研发这些火器呢?

    其实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这些火器,原本就是为了要维护国家的统治才使用的,康熙年间的情况较为特殊,国家四周都存在着强敌,内部也不够稳定,还存在着吴三桂这些藩王,因此国家就必须要维持军队的力量,只有不断提升军队的武器装备,才能应对康熙年间频繁的战争。

    还是拿之前与准噶尔的战争来看,清军与准噶尔都是游牧民族的军队,可他们之间的战争与人们想象不太一样,双方并非是大规模比拼骑兵,反而是不断来比拼火器,甚至都形成了火器对射的局面,这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还是相当罕见的,清朝的火器要更强一些,因此才能打赢准噶尔。
    第(2/3)页